剑齿虎的复原图是什么样的(剑齿虎复活最新进展)
5892023-08-2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剑齿虎的复原图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色河马为什么进不去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早在17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英国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头骨,由于当时只有头骨被发现,而且头骨相对较圆,所以当时的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史前巨人”的头骨。随着在同一地区越来越多的化石出土,考古学家们才发现弄错了,因为它是一种恐龙的头骨,它就是斑龙。
之后到了20世纪60年代,科普插画师NeaveParker根据斑龙已有的不完全的骨骼化石,将其复原成了这样:
不过,随着化石复原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多的斑龙化石被发现,它的样子早已经被更正成了这样:
从两张复原图看,即使是同样的动物,由于已经灭绝和残缺不全的骨骼化石,科学家们也会将其复原成不同的样子,而且即使如今斑龙的复原图,也一定是与真实的斑龙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化石的复原,除非是发现了一具完全的化石,不然复原总是存在一定的偏差的。
这不,又有人怀疑剑齿虎的复原图了,因为从剑齿虎的头骨化石看它拥有着很长的上犬齿,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如此长的上犬齿只能露在外面。
但是,在现存的动物中,有一种陆生动物,它的犬齿长度远远超过了剑齿虎,而且它的犬齿依然是在口中不外露的,它就是河马。
河马作为一种食草动物,它的牙齿特别的奇怪,因为大多数食草动物的牙齿都是比较密集而且臼齿发达的,这样有利于将粗纤维的植物嚼碎。但是,河马的牙齿就不同,如果河马张开它的大嘴,你只能看到上下颚上各有6颗巨大的牙齿,在下颚上,有四颗牙齿几乎是平行于嘴巴向前生长的,这是它吃草的主要工具,像一把铲子一样。
除了这四颗牙齿,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两颗下犬齿了,成年的河马拥有着平均30厘米长的下犬齿,最长可达50厘米以上,这个长度已经是犬齿较长的剑齿虎犬齿的4倍以上了。但是尽管犬齿长达半米,河马却没有露出牙齿。
非但如此,大嘴配合上粗壮且长的犬齿,让河马拥有了高达2500磅的咬合力(约合1100公斤),在陆地动物的咬合力中位居第二(湾鳄1800公斤)。在如此大的咬合力下,就连现存第二大的鳄鱼-尼罗鳄都得闻风丧胆。
那么,有没有可能剑齿虎的犬齿像河马的犬齿是不外露的呢?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剑齿虎头骨与河马头骨的对比:
从两张动物的头骨看,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上犬齿长,一个是下犬齿长,河马的下犬齿位于下颚的两侧,距离恰好超过了上颚骨的宽度。而反观剑齿虎的头骨化石,它的上犬齿之间的距离也通常超过了下颚骨的宽度,而且从上下颚骨的长度看,剑齿虎明显的是下颚骨更加突出,与河马恰恰相反。
如果是要露出上犬齿的话,下颚骨没必要如此的长,所以,极有可能剑齿虎的上犬齿是在嘴中不外露的。
其次我们再从现在猫科动物的犬齿中找一下答案,在如今的猫科动物中有一种中小型的猫科动物,它有着同比例最长的犬齿,被称为“现代小剑齿虎”,它就是云豹。
云豹是豹亚科下体型最小的成员,平均的体重仅有25公斤,而且它的头骨平均长度仅有17厘米,比猫科第四大的花豹头骨都小(平均23厘米),但是它却有着3.5厘米长的犬齿,这个长度已经能与老虎相媲美了。但是,云豹在正常状态下的犬齿是不外露的。(下图为云豹头骨)
写在最后目前科学家们对已灭绝的生物的复原也并不是完全准确的,一方面是因为化石的缺失,一方面是皮肉的完全消失。从现存的河马的长犬齿以及猫科下犬齿比例最长的云豹看,真实的剑齿虎极有可能是犬齿藏在嘴巴里的。
当然,目前已经有科学家们也这么认为,因为在网上我们看到的剑齿虎复原图虽然大都是犬齿外露的,但是依然有犬齿不外露的。
三河马和伊犁河比较各有特点,其相对来说,伊犁马优于三河马,三河马主要颜色为栗毛和梨骝毛,其它颜色较少,大小适中。
伊犁马毛色以骝色为主,栗色和黑色次之,其前胸宽广,背腰平直,个头高大,四蹄坚实,善于奔跑,所以说伊犁马要强于三河马。
重点提示:五岁以下孩子的绘本书单,请收藏。
身体认识和自我保护:五岁之前孩子开始认识自己,此时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爱护自己,推荐绘本:《我们的身体》、《肚子里有个火车站》、《呀!屁股》、《小鸡鸡的故事》、《乳房的故事》、《学会爱自己》(3册)。
关于爱的各种绘本:5岁前,很多孩子开始关注他人,感受爱,并且进入进入第一个婚姻敏感期,推荐绘本:《爱的教育系列绘本》、《我想要个宠物嘛》、(5册)、《鳄鱼爱上长颈鹿》、《团圆》、《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全7册)、《我有友情要出租》、《和爸爸一起读书》、《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爸爸》、《七个贪吃小宝贝》。
幼儿园前的准备: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也可以看看有关幼儿园的绘本,这将大大降低孩子的入园焦虑。推荐绘本《小魔怪上学去》、《阿文的小毯子》、《妈妈去上幼儿园》、《同桌的阿达》、《大卫不可以》系列。
关于自然。大自然的一切都会让孩子着迷。不妨和孩子读读《云朵面包》、《落叶跳舞》、《一园青菜成了精》、《金子美铃童谣集》、《艾莉丝的树》、《植树的男人》、《小园丁》、《7号梦工厂》。自然引发的想象力,可以让快乐多飞一会儿。
艺术启蒙。《欧先生的大提琴》、《我的第一本艺术书》、《涂鸦大厨》、《小球听民乐》、《大家来听音乐会》、《艾玛画画》、《美术馆奇遇》。
做自己。让孩子从自我中心,学会看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以看看《那一天,我失去了超能力》、《米莉的帽子变变变》(这个小女孩虽然没钱买帽子,但凭借自己的想象有了更神奇的帽子,这样的自己是不是很棒呢?)、《失落的一角》。
情绪管理类。《奇先生妙小姐情绪管理双语绘本》(8册)、《河马牙医笑一笑》、《杰瑞的冷静太空》等。
晨光微晓,俩娃妈,青云计划获得者,专注育儿、阅读、英语。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英语专业,投身儿童早期阅读近10年。斑马在古代没有被驯化,在近代欧洲人尝试驯化斑马,但都失败了。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代的选育,才能将野生动物变成家禽家畜。开始驯化野生动物的地区,就是最早诞生文明的地区,而斑马生存的非洲大陆文明历程非常缓慢。除了北非璀璨的古埃及文明之外,撒哈拉以南的地区很少有发展程度很高的古代文明,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不需要战马,所以古代非洲土著一直没有驯化斑马。马在亚欧草原被早期的游牧部落驯化,时间约在6000年前,最早的马匹驯养遗址于乌克兰草原发现。家马的祖先是祖先是欧洲野马,又称泰班野马,曾经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中西部的中高纬度草原上。1876年最后一匹野生的欧洲野马在乌克兰死亡,1909年最后一匹纯种的欧洲野马在俄罗斯动物园里死亡。
后来有人尝试复活欧洲野马,培育出一些外貌和欧洲野马相似的马种,比如海克马和柯尼克波兰小马,但也都似是而非。欧洲野马虽然消失了,但它的驯化种,也就家马,却被誉为“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家畜”,马在古代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没有马的话人类的文明进程将会变得非常缓慢,马已经成为无比重要的文明象征。
斑马和经过人类长期选育的家马比起来,并没有多大的优势。
斑马体型马属于奇蹄目,奇蹄目现存仅三科——马科、犀科、貘科,物种共17种,其中马科有8种。分别为普通斑马、山斑马、细纹斑马、非洲野驴(家驴的祖先)、亚洲野驴、藏野驴、普氏野马、家马。前三种就是我们常说的斑马,这三种斑马身上的花纹有极大的差别,体型也有差别。普通斑马,又称平原斑马,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斑马,分布在东非和南非,约有50万匹,肩高1.27-1.4米,体重175-320公斤。山斑马,分布在非洲南部,野生数量2.5-3万匹。肩高1.2-1.5米,体重240-380公斤。
细纹斑马,是最大的斑马,分布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数量仅存2500匹,肩高1.4-1.6米,体重350-450公斤。
斑马的肩高范围在1.2-1.6米,体重175-450公斤。对比一下一些古老的家马品种。
可以看出,斑马和大多数家马体型相似,所以有人说“斑马比家马小”是不对的。斑马的速度可达70公里/时,并不比家马慢,而且斑马还有一个家马比不了的优势,那就是对采采蝇的抵抗能力很强。
采采蝇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广泛分布,是动物锥虫病和昏睡病的主要传播者。近代欧洲人进入非洲开拓,他们从欧洲带来的家畜无法抵御采采蝇的侵袭,也无法适应非洲的气候,不管是多么优质的良马,进入非洲后都会变得病怏怏的甚至成批死亡。而斑马作为本土物种,对采采蝇传播的疾病具有免疫力,于是欧洲人就尝试驯化斑马作为坐骑,也随之也发现斑马的很多缺陷。
斑马的性格是驯化的最大阻碍1871年弗里德里希·塞卢斯来到非洲,他把在非洲的经历写成书籍《猎人的徘徊》,在英国极为畅销,引发了欧洲人驯化非洲动物的狂潮。1891年德国人海因斯捕捉一匹雄斑马并骑行两天。1907年肯尼亚内罗毕的一名医生罗森多·里贝罗骑斑马出诊。19世纪中期,乔治·格雷把他在南非的斑马运到了新西兰卡瓦乌岛用来拉车。
在驯化斑马的众多尝试当中,最著名也最成功的就是英国的银行家和政治家,也是古怪的动物学家,第二代罗斯柴尔德男爵——沃尔特·罗斯柴尔德。他耗费了很多努力,训练斑马拉车,最终驾着6匹斑马拉着的车抵达白金汉宫,以此向人们证实斑马是可以被驯服的。但只仅仅是驯服,离驯化还差得远。
罗斯柴尔德也发现两个问题,令他觉得斑马不适合骑乘。
首先,斑马的身躯没有家马那么强健,耐力也差,无法背负重物长途行走,用来拉车最合适。其次,斑马桀骜难驯,这是驯化斑马的最大阻碍。斑马名为马,看起来也像马,但基因上更接近驴,但它的脾气比驴还差劲。斑马是一种群居动物,小的十几匹,多的数百匹,群体由一匹强壮的雄马(牡马)带领,一群雌性(牝马)和马驹跟随雄马,雌马也有等级,最强势的走在前面,弱势的走在后面,马驹的地位和母亲的地位保持一致。遇到危险时,领头的雄马会站出来保护群体。雄马相互之间打斗时除了踢踹之外,还会用嘴相互啃咬。
斑马也会使用后腿踢踹食肉动物,斑马可以将两条后腿并排,奋力抬起给后方追击的食肉动物重重一击,能够给食肉动物头部造成重伤,也能踢碎下颚使其无法进食而饿死。
从已有记录来看,斑马踢死过母狮和猎豹,踢伤过雄狮,甚至还用嘴咬过狮子和斑鬣狗。斑马对待同类更狠,成年雄斑马会杀死非亲生的斑马幼崽,将它踢死或者咬住头部按到水里淹死。在上世纪80年代津巴布韦,一群斑马被捕获,其中16匹斑马被装上一辆卡车运走,抵达目的地时人们惊讶的发现,居然只有一匹存活,其他的都在相互踩踏中死亡,这是因为斑马很容易受惊,而且恐惧情绪还会在群体里传染,一匹斑马受惊后,一群斑马都会躁动起来。
在1970-1980年代,津巴布韦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就尝试驯化斑马作为畜力,但最终项目被搁置,因为想要驯化斑马就要快速磨灭它暴躁的脾气,要达成这个目的所作出的行为无异于虐待。
斑马可以被驯化吗?斑马时一种群居的食草动物,存在驯化的基础,但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上千年甚至数千年的一代代选育,最终将动物的繁育过程完全掌控在人类手里,并随着人类的需要而创造出不同的品种。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名少女谢伊·英曼就购买了一匹斑马,并训练用来骑乘。她耐着性子使用各种温柔的方式让斑马变得服服帖帖,说明斑马这种动物或许“吃软不吃硬”,也可能她买下的这匹斑马脾气好些。
所以驯化斑马需要耐心。
每匹斑马性格不同,我们就抓住一大群斑马,从中挑选出脾气比较温顺的个体,让它们繁衍下一代,再从下一代中再次挑选温顺的个体,这样几代下去,就能逐渐改善斑马的坏脾气。如果要培育大个的斑马,那就挑选强壮的个体,但强壮的斑马和温顺的斑马可能不是同一批,这倒有点麻烦,不过只要多挑选几代,就能解决。近代那些人太过急功近利,因此功败垂成,但他们是明智的,没有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选育斑马上,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即使驯化了斑马,其作用也比不上选育了几千年的家马。
如果斑马生活在亚欧大陆,说不定在几千年前就被人类驯化了。
总结一下人类没有驯化斑马的原因。
1、斑马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那里文明起步晚,发展缓慢,没有驯化斑马的需求。
2、斑马脾气暴躁,驯化成本高,在近代人们曾做出尝试但都失败了。
3、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近代想要驯化斑马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没有必要。
关于剑齿虎的复原图是什么样的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