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细思极恐(康熙王朝细思极恐在线观看)
7042023-09-0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葛尔丹为什么败给了康熙,以及葛尔丹为什么败给康熙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噶尔丹确实算得上是一代枭雄,只可惜生错了年代,遇上了康熙这样强劲的对手。他是也先的后裔,其父巴图尔珲台吉是卫拉特蒙古四大部落之一的准噶尔部首领。这里先交代一下当时蒙古的情况。
蒙古是一个游牧民族,一直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蒙古长期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历史上只有铁木真(成吉思汗)于宋开禧二年(1206)年将整个蒙古统一起来,建立了大蒙古国。但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又再度分裂。明朝建立后,蒙古分为鞑靼、瓦剌、朵颜。清朝初期,蒙古分为卫拉特、喀尔喀、察哈尔。
卫拉特蒙古生活在天山以北的草原地区,又称西蒙古,主要有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落。噶尔丹就是后来准噶尔部的首领,但在父亲巴图尔珲台吉死后,兄长僧格继承了台吉之位,此时的噶尔丹还在西藏学习佛法。1670年,僧格在准噶尔贵族的内讧中被暗杀,噶尔丹还俗返乡,召集父亲和兄长的旧部,击败了暗杀僧格的车臣台吉,继承了准噶尔大汗之位。掌握了统治权后,噶尔丹野心勃勃,积蓄力量,打败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统一了卫拉特蒙古。
1678年,噶尔丹获得达赖喇嘛的赠号“博硕克图汗”。此后,噶尔丹实施近攻远交的战略,用十年时间先后征服了天山南北,势力遍及中亚各地,建立了准噶尔汗国。西征大获全胜之后,噶尔丹把目光投向了东进。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率领3万准噶尔骑兵,大举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抵抗失利,部族被迫内迁。
1690年,噶尔丹率军长驱东进,进入科尔沁草原、锡林格勒草原,在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南下,意图与清军一决胜负。康熙皇帝意识到噶尔丹的狼子野心,不将其一举击溃将后患无穷,决定御驾亲征。1690年7月,封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左路军出古北口。封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军出喜峰口。8月1日,两路大军汇集乌兰布通,与准噶尔骑兵激战三日,大败噶尔丹。
噶尔丹率数千残兵逃遁至科布多,以此为基地休养生息,以图再战。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再度御驾亲征,组织十万大军,分三路约期夹击噶尔丹。同年五月,大将费扬古率领西路军在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大败噶尔丹残部,噶尔丹仅率数十骑逃脱。1697年四月,众叛亲离,四处逃窜的噶尔丹在科布多服毒自尽,终年54岁。噶尔丹与清军作战失败主要有以三个原因:
一.对手过于强大。清军不仅有兵力优势,还装备有重型火炮,是克制骑兵的利器。御驾亲征的康熙帝又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明君英主。
二.战略失误。1688年冬,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率部出逃,噶尔丹在内部分裂的情况下,率骑兵千里奔袭,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三.外交失利。1680年,清朝与沙俄达成《尼布楚条约》,划定额尔古纳河为国界。但沙俄必须保证不干涉他国内政,致使噶尔丹企图借助沙俄兵力的计划落空。
这些因素造成噶尔丹最终功亏一篑,兵败身死。1698年9月,策妄阿拉布坦派遣使臣,献上噶尔丹尸骸,向清朝表示臣服。
噶尔丹从一个部落首领历经十余年征战,建立了地域辽阔、实力雄厚的准噶尔汗国,成为广阔草原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不降,体现出一代枭雄的桀骜不驯和高贵气节。如若不是遇上国力鼎盛时期的清王朝和史所罕见的康熙皇帝,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文/历史茶坊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对噶尔丹的战争中,清朝赢得很吃力,非常吃力!
准噶尔汗国是蒙古人所建立的最后一个草原帝国,其巅峰时期控制着西蒙古和整个新疆地区,与清帝国前后对峙了一百多年。
自元朝被明军赶出中原之后,蒙古高原就分裂成了“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两大部分。厄鲁特蒙古在明代被称之为“瓦剌”,当年制造土木堡惨案的也先就是该部盟主。
到了明朝后期,厄鲁特蒙古共有五大部族,分别是: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各部落首领主要都是外姓,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与厄鲁特蒙古不同,喀尔喀蒙古(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外蒙古),其首领大多是黄金家族后裔,而蒙古大汗的位子也一直由喀尔喀蒙古把持着。
“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就如同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是蒙古民族的大分裂时代,而也正是由于蒙古人的不统一,才给了清朝征服蒙古的机会。
从明朝建立开始,厄鲁特和喀尔喀就开始互相征伐,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双方也未分胜负。后来随着清帝国的崛起,喀尔喀蒙古东部和南部地区被清军降服,形成了后来的内蒙古。而在征服内蒙古的过程中,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也被清军击败,后来病死在了青海,其子向多尔衮投降并献出了传国玉玺,大蒙古帝国正式灭亡。
林丹汗死后,蒙古群龙无首迫于清军的强大,“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均向清朝称臣,而此时的清朝忙于平定关内地区,于是对“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都非常拉拢。
而就在明末清初之际,厄鲁特蒙古中的准噶尔部逐渐崛起,到1671年噶尔丹成为准噶尔部台吉(台吉类似于汉人的藩王、国王,比大汗低一级)。
噶尔丹继位后先是击败了厄鲁特蒙古的盟主,和硕部大汗鄂齐尔图,自己也开始称汗,正式建立准噶尔汗国,成为厄鲁特蒙古的新盟主。紧接着他又向南灭掉了苟延残喘的东察合台汗国,向东击败了哈萨克汗国,将整个新疆和蒙古西部纳入自己的版图。
在统一厄鲁特蒙古后,噶尔丹准备效仿成吉思汗,开始了统一全蒙古的军事行动。(清朝初年,准噶尔汗国与喀尔喀蒙古和大清帝国)
1688年噶尔丹率兵3万进入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诸部不敌噶尔丹,纷纷逃亡内蒙古地区,向大清皇帝求救。康熙帝在接到求救之后派遣2万多人前去迎敌。
此时距离清兵入关已经过去40年了,八旗的战斗力真的大不如前了,面对着强悍的准噶尔骑兵,清军在乌尔会河遭遇惨败,康熙帝闻之大惊,而噶尔丹在获胜之后立即率军南下,直扑北京。(噶尔丹最巅峰时期的版图)
噶尔丹南下的消息震动清廷,康熙下令京师戒严,之后迅速总计动员了10万大军前去迎战。
面对着康熙的亲征,噶尔丹没有一丝的恐惧,在他眼中,此时此刻的局势像极了470多年前“野狐岭之战”。
公元1211年,蒙古人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在内蒙古的野狐岭击败了金国40万大军,正式拉开了灭金战争,而建立金国的女真人就是满人的祖先。如今时过境迁,蒙古再度与“女真人”进行大战,噶尔丹试图复制成吉思汗的成功。
1690年,10万清军与3万准噶尔军在内蒙古东部的乌兰布通展开血战。不过由于感染痢疾,康熙并没有亲自上阵,此战清军统帅是康熙帝的亲哥——和硕裕亲王福全。
对于“乌兰布通之战”,今天很多人都认为是清军大胜,各路史书将噶尔丹的“驼城战术”损地是一无是处,不堪一击。
但其实清军并没有打赢噶尔丹,虽然最后噶尔丹选择撤退,但主要是因为噶尔丹的弹药用光了。而清军则完全是靠着人多,枪多,大炮多的优势,生生地把噶尔丹给“耗”跑了。
根据随军传教士的记载,清军在野战肉搏中被蒙古人打得是七荤八素,根本没有了当年吊打明军的风采,而“满人男子满万,则天下无敌”的神话也从此成为一个传说。
战后统计,清军的伤亡远远大于准军,就连康熙的大舅子佟国纲也在冲锋中阵亡了,这令康熙大为悲恸。而反观噶尔丹,仅仅损失了2000多人,伤亡并不大。不过倒霉的是,噶尔丹在撤退的路途中遭遇了瘟疫,数千名士兵病死,损失甚至超过了与清军的交战。
此战噶尔丹最大的失误就是兵力太少!即便他的军队骁勇善战,但是仅以三万人就想复制成吉思汗的成功,实在有些困难。要知道,当年成吉思汗可是集结了10万大军才敢与大金帝国开战的,而清军当年进攻大明的时候也至少有6万人。相比之下,噶尔丹的区区3万人真的不够用。
很显然,噶尔丹与成吉思汗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物,噶尔丹太狂妄了,他在没有完全统一蒙古的情况下就贸然与清帝国开战,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
当然,噶尔丹也有自己的苦衷。
就在他与清军交战之前,噶尔丹的后院突然着火了,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趁他举兵东进之时抄了他的老家,让噶尔丹失去了根据地。
这时噶尔丹最应该做的就是立即回去平叛,但噶尔丹狂妄地认为只要向东打败清朝,策妄阿拉布坦就不足为虑,因此执意前行。
其实在第一次击败清军之后,噶尔丹是可以乘胜与清廷议和的,这样他就可以稳固自己在喀尔喀蒙古的统治,耐心地增强自己的实力。
而就算是清庭不接受议和并发兵来攻打他,凭借噶尔丹军队的战斗力,只要他不主动出击,躲在草原深处以逸待劳,便可以击败劳师远来的清军,以战逼和。等到日后自己的统治稳固下来再出兵伐清,那时胜算会高很多。
不过第一次击败清军的胜利冲昏了噶尔丹的头脑,他认为清军不过如此,于是希望一鼓作气拿下北京。但他忘了自己总共只有三万人,这么点人是不可能消灭大清帝国的,最后他受阻于乌兰布通。
在乌兰布通战斗结束后,噶尔丹向西退去,但此时他的实力尚在,仍旧没有放弃进攻清帝国的想法。而他的对手康熙也不是一个好惹的主儿,康熙深刻地了解噶尔丹的威胁,在经过了几年准备之后,康熙决定出击噶尔丹。
1696年,清军投入8万人在昭莫多(今蒙古国首都乌拉巴托附近)成功伏击了噶尔丹,而噶尔丹由于人少(还是只有3万),没能顶住清军的围殴。(昭莫多之战示意图)
这一仗噶尔丹实打实地遭到了重创,从此一蹶不振。但是从战争过程来看,清军赢得也不轻松,面对着兵力远少于自己的噶尔丹,清军只敢伏击战,而斩敌首级不过2000棵,俘虏也只有几百个。
昭莫多之战失败后,噶尔丹依旧拒绝投降,而清军则是继续穷追猛打,噶尔丹最终于一年之后病死在了科布多的阿察阿穆塔台(一说是服毒自杀),终年53岁。
葛尔丹可以说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在击败自己的政敌夺取政权后,便立刻马上就有了对外扩张的政策和企图,随着势力的扩张,周边个部被击败,领土也随着扩张,就有了北进的打算。当时的康熙忙着平定国内,鳌拜,三藩才是康熙的重中之重。康熙便和亲葛尔丹,将其女儿远嫁和亲,换来多年和平。康熙平定了国内,但是准葛尔丹也没有闲着,势力也在大增,又有北进之意。就有了康熙三征葛尔丹,随后将葛尔丹部落剿灭。
第一点,从双方的兵力上来看,葛尔丹为了鼓足士气,虚张声势,号称的兵力其实比实际的多了一倍左右,而清军和忠于大清朝的蒙古骑兵加起来兵力超过了十万,葛尔丹自然不能和清军相提并论。
第二点,战争的胜利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心的向背。葛尔丹在战争之前,准格尔已经发生了一次动乱,在葛尔丹内乱交困的时候,康熙帝的御驾亲征让清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大大的鼓舞了士气。
第三点,从双方的战斗力来看,忠于康熙皇帝的蒙古军属于精锐力量,清军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而葛尔丹的部队则是恰恰相反。
最后一点,再从双方的兵器上来说。清军有险劲的仿制西洋大炮,在当时属于超强的作战力,这种装备对于葛尔丹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因为他的部队,除了少量的火枪除外,并没有其他可以抵抗清军的重型火器。
关于本次葛尔丹为什么败给了康熙和葛尔丹为什么败给康熙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