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向美国开战

匿名- 2023-08-24 05:55:32

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向美国开战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向美国开战和日本为什么对美开战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向美国开战以及日本为什么对美开战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脑子进水”,突然向美国开战
  2. 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向美国开战
  3. 二战中,日本实力明明不如美国,却还要招惹美国,这是为了什么
  4. 为什么日本当年同时向多国开战,当时的日本是什么心态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脑子进水”,突然向美国开战

二战期间,在偷袭珍珠港之后的第二天,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明知道美国国力远强于自己,明知道对美宣战是“以卵击石”,日本为何还一意孤行?日本之所以“脑子进水”,向美国开战,除了日本一贯的赌性和狂妄,主要原因还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账面的实力其实并不弱。当时的日本已经完成工业化,经济总量达到280多亿美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强国。

军事上,日本拥有200多万经过战场检验的精锐陆军。尤其是日本苦心经营半个多世纪的海军,更是日本狂妄叫嚣的最大底气。二战初期,日本海军拥有包括十艘航母在内的上百艘先进舰艇,总吨位高达119万吨。而此时的美国海军虽然占优,但是吨位也不过143万吨,日本海军的吨位占到了美国的70%,美军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

而日本经过艰苦训练的海军官兵素质,甚至要优于美军士兵。同时,师承英国、拥有甲午海战、对马海战等实战经验的日本海军,战术上,也比从未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海战的美国海军更优秀。这些,也是日本海军叫嚣消灭美国海军,击败美国的最主要底气。

然而赌博成性、被狂妄烧掉理智的日本从来没有想过,日本的国力和潜力跟美国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而两个大国的比拼,归根结底还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如果美国和日本接壤,靠着日本悍不畏死的精锐部队、战前充足的准备,以及出其不意的闪击战,日本也许有微小的可能迅速击败美国。然而,美国和日本相距要横跨整个太平洋,美国“天选之国”的外号也绝非虚言。

距离万里之遥,面对综合国力远强于己的美国,日本根本不具备速战速决的可能,日本甚至连理论上存在的获胜可能都没有了。因为一旦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起决定性作用的,将是两国的综合国力。在这方面,美国显然全方面碾压日本。

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和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差距:美国国土的面积是962万平方公里,而日本则有37.8万平方公里,美国是日本的25倍;美国的人口约1.3亿,是日本人口的两倍;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平均收入的七倍;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五倍;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七倍。

综合国力和潜力终究要化作战争实力,在最重要的军工生产方面,二战期间,短短五年内,美国用自己无与伦比的工业生产能力,向世界展示了什么叫舰如雨下:从1941年到1945年,不足五年的时间内,美国生产了近7000艘舰艇,这其中包括高达150艘的航母、十艘战列舰、近500艘护卫舰和349艘驱逐舰。

而对手日本只生产了17艘航母,两艘战列舰、61艘驱逐舰和九艘巡洋舰。至于空军方面,日本与美国的差距更令人绝望: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生产了30多万架飞机,仅重型轰炸机修超过3万多架。而日本只生产了6万多飞机,且大多数是技术落后的“空中打火机”。

同时,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等硬件方面日本全面落后,在软件方面,日军的潜力也远不如美国。当战争初期日本最精锐的一批海军及空军官兵消耗殆尽后,由于国力所限,日军补上来的海军和空军官兵绝大多数都是新手,根本不具备完善的技能,因此军队战斗力大幅下降。

而美国得益于国内富庶的环境和遍布全国的空军俱乐部、海军学校等,增补上来的美国大兵都具备完善的技能,能够迅速适应战斗岗位。此消彼长之下,美国越打越强,而日本却越打越弱。最终,日本在海军伤亡殆尽之后,被两颗原子弹彻底炸断了民族脊梁。

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向美国开战

其实,日本起初不是想对美国开战,而是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众所周知,日本是岛国,自己资源匮乏,急需大量的外援,在此之前日本曾经对苏联发动过诺门坎战役,而此次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苏联西伯利亚的资源。而在诺门坎碰壁后,它就把目标转移到了东南亚~那里的橡胶、石油等,都是日本急缺的战略物资。而想要进攻东南亚,就必须利用菲律宾作为跳板。然而,日本进攻菲律宾就会引起美国的注视。这是因为菲律宾是美国在东南亚唯一拥有海外基地和驻军的国家。而日本进攻菲律宾就会面临着美国从背后突然出兵,进攻日本本土。这也是日本不想看到的。

日本海军思前想后,决定先发制人~出兵偷袭美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以便用最小的损失,来完成大的战略目标-----畅通无阻的进攻东南亚,以便解决自己资源不足的缺陷。但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美国的战争潜力。为此,日本获胜了一时,到了最后,日本的海空军损失殆尽,元气彻底消损。可以说,这是日本的花式作死!!!!

二战中,日本实力明明不如美国,却还要招惹美国,这是为了什么

其实道理也简单,日本以两万兵力轻而易举地就把40万东北军赶走,这给了日本人一个错觉,以为能轻易地灭亡中国,哪知却陷入了苦战。已经掉坑里了,想撤是不可能了,只能咬着牙打下去。可是日本国内资源贫瘠,战争继续下去的作战物资石油橡胶钢铁日本根本就没有。在中国打了那么久硬是没找到这些物资。往北打,苏联的西伯利亚根本就没有日本人急需的石油铁矿和橡胶,老毛子也硬的很,不好打也不划算。当时的东南亚这些资源都有,且控制在美国手里,对日本禁运,那只能打了。况且日本人算准了美国人不是不想参战,而是要等德国人和日本人被打残了再打他们,早晚是打,不如来个偷袭珍珠港先占个先机,弄来作战急需的铁矿石油橡胶再说。

为什么日本当年同时向多国开战,当时的日本是什么心态

“岛国思维”,往往导致其国民出现目光短视和极度偏执。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用我们的老话说日本人当时的心态就是:“泥牛入海后,狗急跳墙”。最后落得个“偷鸡不成,反到蚀把米”的结局。

泥牛入海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为了国民政府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日本人各种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怎奈蒋介石就是不认账,采取“一边抵抗、一边交涉”的方针,既不谈收复东北,也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蒋介石知道,光复东北的事情,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办到,要找机会寻求国际上的帮助。所以,他的侧重的还是在“安内”。

国民政府的这几套“太极拳”,拖延了日本人好几年(其实日本人也知道,自己一口吃不下整个中国,他们的战略是先在东北站住脚跟,再一步步蚕食中国的领土。)。直到1937年,“刚正不阿”的日本人内部开始有不同的声音,好战的军人们发出“挺近华北“的声音。就这样,日本人撕毁了《塘沽停战协定》,发动了“七七事变”。

日本人本想,拿下华北后能够逼迫国民政府,乖乖地在“伪满洲国”的承认上点头。没想到反而激起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日本先是攻陷了北平和天津,然后向西攻占了山西。熟悉中国地理和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山西的战略位置何其重要。山西就像中原腹地的北方高悬起一把利剑,日本人可从山西进关中,南下取四川、云南,端了国民政府的大后方;或从山西过河南,南下取湖北,一记窝心拳,切割东西,直取南京;再或者,过太行山,从河北、山东,南下支取南京。

为了打乱日本人由北向南的战略,国民党主动在上海攻击日军,引诱日军将兵力调到南方,开始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成功的将日本人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日本人也是杀红了眼,在南京攻下南京,犯下滔天罪行。可是中国人抗日的决心不被动摇,自此,日本人在中国战场陷入了泥潭。

狗急跳墙

战争持续到1939年,日本兵的军服越穿越烂,飞机起飞的频次越来越低,士兵配备的子弹也越来越少。日本的黄金储备已经都到了美国人的腰包,换取钢铁、石油、枪炮。甚至,日本人的学校教学用枪都被收回,投放到中国。这时的欧洲战场,德国人将英法联军打的狼狈不堪。这时候日本人脑袋里灵光一闪,既然英法被打得快不行了,我何不去东南亚将他们的殖民地占为己有?东南亚有日本人急需的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正式结盟。德国日本商定允许日军5万人进驻印度支那北部。日军第五师团的一个大队,在这个时候擅自从镇南关提前进入印度支那领土,法国维希政府开始强烈抵制日本的入侵。日本的高层处罚肇事者,然后接着谈判,再次商量进驻时间。刚刚商量妥当,日本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两位参谋长,擅自作主从陆海两路向印度支那进攻。

国际社会听到这个消息后一片哗然,日本这个行为直接威胁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于是美国和英国联手,开始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以当前的战争开销计算,日本的石油储备只能维持三个月。没有石油,三个月后所有的飞机大炮都会变成废铁。这时候摆在日本面前的就两条路,一条是放弃“七七事变”后吞并的中国土地,退回到以前的状态。第二个选择就是投入所有的资源来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先打通石油的供应渠道,解决石油的供给问题。

日本人陷入了两难的绝境,他们自然不愿意乖乖地将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这时候,它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跟美国人放手一搏,这就是“珍珠港事件”的前因后果。要么将美国人揍趴下,让美国人签字,独占太平洋;要么现在这样,所有战争机械趴下,去和中国人拼刺刀。

偷鸡不成蚀把米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战争终究比拼的是综合国力,日本人虽然在珍珠港,赢得了一时,但国家体量上和美国比太悬殊了。太平洋战争最后的结局早已注定,随着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爆炸,日本人的精神完全被摧毁,日本天皇也宣布了无条件投降。

同样是岛国,英国对大陆国家采取的是协调与孤立政策,用自己的智慧使欧洲大陆各国保持平衡,不与任何国家结盟。而日本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自身强大起来后,马上暴露了岛国思维的劣根。目光短浅,只能看见能看到的利益,这就是日本。一次次战术上的胜利,反倒把自己,一步步陷入一个走向死亡的战略深渊。和同样身为岛国的英国比,这就是,战略低能。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无标题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0755org.com/14/134249.html
上一篇:二手苹果手机指纹不能用怎么回事
下一篇:二十四小时黄金法则(24小时法则)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