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觉得别人在有意无意针对自己,该怎么调整这种心态(总觉得别人在针对你)
14512023-08-24
大家好,关于老觉得别人在有意无意针对自己,该怎么调整这种心态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总觉得有人害我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他们有思想,有也嫉妒心,有野心,有的还有害人之心。有些人总是想得到,又不愿付出。得到了,还想得到更多。
你帮了别人,别人反过来还想害你。我不知道具体原因,但大概分析一下:
1.你真的帮助了他,他也真的想害你
如果是此情况,建议你远离这种人!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个不懂得感恩,落井下石的人,以怨报德,不值得交朋友,彻彻底底斩断你们的联系。
另外,不要为这种人忧心烦恼,别拿他们的缺点惩罚自己,你应该活的更好,更开心,让他独自受到良心谴责就好。
2.你说的帮了他,实则上是你认为的帮
如果是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别人并没有真正得到你的帮助,而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臆想。你在别人面前总是提到你帮了他多少,所以引起了他愤怒,没有给你留足情面。互相攻击。
3.你帮了他,他想得到更多
如果是这种情况,你要记得做人的底线与原则。有一句话叫斗米养恩,担米养仇。给予别人帮助点到为止。
但愿他对你的伤害不深,深呼一口气,让心理的污浊之气全部随风飘走。比别跟一个不值得的人计较太多!
来跟题主聊一聊社交恐惧。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呢?在进入陌生环境、和他人进行社交时,许多人都会有紧张和不适,会产生手心冒汗、脸红等身体反应。但是,不是所有对社交感到焦虑的人都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过去也被叫做“社交恐惧症”,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上规定,要被确诊为“社交焦虑障碍”,需要符合以下标准(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13):
对社交情境有显著或强烈的焦虑。比如和他人互动时,会担心别人对自己有负面评价或是冒犯到他人。而且这种焦虑不合常理,例如下周要演讲,这周就焦虑得无法入睡。
主动回避让自己害怕的社交情境,或是带着强烈的焦虑去忍受。这种回避可能只是轻微的(比如避开和人的视线接触),也有可能很严重(比如缺考旷课)。
至少持续6个月,并且真的导致了对工作、社交、生活等方面的显著损害,比如你为了逃避社交焦虑,而不得不放弃一个你梦想了很久的职业;或者因为过度焦虑,而无法进行考试等等。
作为社交焦虑者,你是不是在低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心理学家ThomasRodebaugh发现,社交焦虑者往往会低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实验中,他让112名参与者与自己的朋友分别回答一个问题:“你认为你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好?”结果显示,社交焦虑者普遍认为自己与朋友之间关系较差;但朋友们的意见却相反,他们觉得两人的友谊很牢靠。也就是说,如果你有社交焦虑,且认为自己和朋友之间关系一般、或是感到朋友不在乎自己,你可以试着问问朋友的看法,有可能你会发现这只是你的消极臆测而非事实(Seeker,2014)。
社交焦虑也会给人带来积极影响。社交焦虑者虽然会因为焦虑而回避和人交流,但是他们依然渴望与人亲近,这促使他们用其他方式来和别人建立联结。社交焦虑者会作出更多利他行为,用“提供回报”来吸引他人和自己交往。比如,社交焦虑者会成为一个良好的倾听者,鼓励朋友对自己倾诉。而且,社交焦虑者会倾向于回避冲突,他们会努力维持关系的和谐、友好。
与其他类型的焦虑一样,社交焦虑的恶化,是因为人们渐渐开始恐惧这种焦虑本身。起初,我们因为社交场景感到焦虑;但渐渐地,我们会因为“自己为什么过度焦虑”本身而焦虑。
设想一下,最开始你进行一个公众演讲,面对底下陌生的人群,你感到手心冒犯、头晕反胃,你感觉自己大脑一片空白,想不起来该说什么,最后你不得不中断演讲,去厕所平复你的肠胃。
当下一次你不得不演讲时,你担心自己又会在观众面前出丑,于是在演讲之前,你就开始紧张:“我可千万别又想吐,我的肚子要撑住啊。”在这时,你担心的已经不再是底下陌生的人群,而是不断地焦虑于“自己可能即将被焦虑袭击”,这种“对焦虑的焦虑”从而让你进一步发挥失常,反而印证了你对社交焦虑的担忧,最终,对焦虑的焦虑逐步加深,形成了负面循环。
那,社交焦虑怎么办呢?一个可能不符合常规印象的观点:我们未必像自己所想的那样需要社交。如果从小开始,你就对和人交往感到不舒服,你也可以为自己规划一种“不那么必须社交”的生活方式,或是适当地减少社交在生活中的比重,像是选择较少和人打交道的职业(比如技术型工作)。
而且,不要将“喜欢社交”与“不喜欢社交”看得过于绝对,它们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两端,在它们中间还存在大量“过渡地带”。即便是一个人认为自己不喜欢社交,也不代表Ta讨厌所有类型的社交。比如你可能不喜欢和一群人社交,但是你很享受和几个人进行“小圈子”聊天;可能你不喜欢和陌生人社交,但是和固定的朋友社交会让你很舒服;又或者你可能喜欢与人深交、和他人分享更私人的话题,而讨厌肤浅地聊天……
即便对于那些认为自己特别“社交无能“的人,也有空间试着探索自己喜欢的社交方式,增加它们在你社交生活中的比重,并减少让你不舒服的社交情景。
除了接受治疗,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一些方法改善社交焦虑。以下是一些tips:
1.在社交过程中,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他人身上,减少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如果我们不再总想着“我看起来紧张吗?”,我们自然会停止担心自己该如何在社交中做到完美。实际上,他人往往注意不到我们是否紧张,因为他人不会像我们自己那样花心思关注我们。
2.检查我们的“社交焦虑触发点(trigger)”是什么?你在哪些场景下会更容易感到焦虑?焦虑时你在想些什么?社交焦虑有时来自于对结果的过度负面预期。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和别人争执时感到格外焦虑,是因为担心“如果我和对方有冲突,Ta会不会不喜欢我”。那么当下一次你和他人争执时,你可以在过程中回想一些积极经验,告诉自己“冲突不代表我们的关系一定会恶化”。
3.提前为社交作好准备。在参加一个社交场合之前,我们可以尽量提前了解场合的主题,或是参与人员的组成。我们可以根据主题或者参与者的背景,提前准备一些能够聊的话题,例如相关领域的趣闻,近日的热点等等。想好你的社交目的,如果你打算和一些人深入交流,那么你需要比较透彻地了解相关内容;如果你只是打算进行几段闲聊,那么泛泛地准备一些信息即可。
而有些社交焦虑者表示自己“不会说话”、“往往聊着聊着就会冷场”。建议可以在闲聊过程中,适当地丰富内容的细节。比如当被问到“你住在哪里?”时,不要只是回答“我住在X小区”,而是扩充细节,像是“我住在X小区,附近有个很大的商场,最近因为XX事件在做宣传”。他人可能会从这些细节中发现能够继续聊下去的话题。
不过也有可能,大可以不必对自己的社交焦虑过分紧张,因为可能十年之后它就不再困扰你。一项针对3000个挪威人、持续了十年的调查发现,在20岁阶段感到社交焦虑的人中,有2/3到了30岁时,社交焦虑发生了好转。研究者说,可能因为20岁阶段让人们感到社交焦虑的事(比如被老板训斥、求职时感到尴尬等),在30岁时发生了改变、或变得不再那么重要(Torvik,2015)。
此外,如果有人让你多参与社交,你可以跟他们开玩笑地表示,你不喜欢社交,可能是因为你更聪明哦。2016年的一个研究显示:对智商高的人而言,社交越多,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就越低。这是因为高智商者认为自己有更长远的目标要完成,而社交会让他们分心(Li&Kanazawa,2016)。
不过,如果社交焦虑确实让你感到困扰,建议你尽快向专业的精神健康工作人员进行求助,考虑服用药物或/和进行心理咨询。
以上。
欢迎关注头条号KnowYourself,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才会喜欢。
谢邀,被害感是精神疾病中比较特有的表现,但我们在诊断精神疾病时需要排除客观原因,详细了解病人既往的病史后,才能进一步诊断。担心别人会害自己如果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我们不会考虑精神障碍的存在,而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考虑病人这种被害感是疾病呢?
精神障碍病人起病原因复杂,受遗传基因,社会环境及生物学因素影响,出现认知、行为、情感等多方面异常表现,我们疑问较多的被害感也存在于多种精神障碍之中;比如精神分裂症的被害妄想,重度抑郁发作伴发精神障碍时出现的被害感,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时也可以出现片断的被害妄想等等,虽然症状相似但引起症状的疾病差别很大。
关于您提供的这个异常表现,我觉得应该多方位考虑,在我们出门诊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我在医生角度帮你分析一下,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目前我不知道您女儿是学生还是已经上班工作,如果是门诊的的患者我们会从两方面来了解病人的情况,首先询问病人目前的表现都有哪些,最好从孩子出生后开始,包括智能发育如何,出生时有没有困难,孩子讲话,走路是否是在适龄阶段,还是较同龄孩子晚,上学时是否能和别人相处,学习成绩怎样,老师给予的评价尤为重要;在工作后和同事关系怎么样,是否合群,是否遭到别人排挤,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包括上学有没有被歧视或者欺凌;了解了孩子大概的生长轨迹后,着重了解病人现在和之前有没有明显的变化,生活习惯,言谈举止,日常为人处事都可以,有没有和以前判若两人的情况;下一步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目前的这些表现出现了多久,而他出现这些表现的时候周围人会有和她一样的行为吗,病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的举止行为;当然您女儿一直说有人要害她,我们需要排除外在原因,如果这是她编造出来的不符合实际,那我们可以把这个表现算作精神病性症状;她怀疑的对象是某一个人,还是逐渐泛化,甚至怀疑到家人或者最亲密的人,怀疑对象越多,病人存在被害妄想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患者有精神疾病,不会只有被害感这一个单一的症状,很多病人会出现其他思维或者认知功能的障碍,可能会有感知觉的异常,情绪的不稳定,思维逻辑障碍等等,如果这些表现都存在尤其是病人受幻觉及妄想这样的精神病性症状影响,出现紊乱及怪异行为,那考虑病人存在精神分裂症可能。
但现在不能评判您女儿就一定是精神分裂症,我建议您尽快带女儿到专业的精神科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明确诊断;精神障碍如果出现,能够自行缓解的症状较少,尤其是慢慢形成的妄想症状,越早干预,对疾病的缓解越有利,也能提高患者的预后。
有句话这样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被人说,所以,一定要调整心态,努力做好自己,任凭他人去说,树正不怕影子斜,时间久了,那些说你的人自然无话可说了,我认为,做好自己才最重要。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