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死亡后,这个世界再也不会有你的存在,你害怕吗

投稿- 2023-08-20 15:41:08

如果人离开后的世界是这样的,你还惧怕死亡吗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当人死亡后,这个世界再也不会有你的存在,你害怕吗,以及死亡空间2不建议玩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当人死亡后,这个世界再也不会有你的存在,你害怕吗
  2. 如果人死后漂浮在太空,身体会被分解吗
  3. 坦克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空间有多大

当人死亡后,这个世界再也不会有你的存在,你害怕吗

死,是谁也无法阻挡的现实。我是比较害怕当我死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记得我。

人不是塑料,不是玻璃,不是金子,不会永远存在着世界上不被生物分解。

臧克家曾经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历朝历代的名人、伟人们,就算他们早已仙去很多很多年,到了今天,他们的丰功伟绩或是代表作依然被一代一代的传颂,名流千古,流芳百世。

当然了,我不是要拿自己和他们作比较。而是想着,如果做不到被大范围的人记住,能不能做到被一小部分的人记住呢?

例如,在家族里能被后代记住。

死亡不是永别,遗忘才是

18年我陪着小侄女一起看了《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我居然在小朋友面前流眼泪了!

《寻梦环游记》是一部很值得成年人观看的电影。他说明了一个很戳心、很催泪的观点:死亡不是永别,遗忘才是。

当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记得你时,你将彻底消失。

在电影里,逝去的先人其实一直活在“亡灵世界”里。每年的亡灵节,先人们都可以通过后人铺洒的金色万寿菊花瓣大桥回到人间,和家人团聚。

但如果后代没有保留着先人的照片,先人就没办法通过出入境回到人间。

更可怕的是,如果人间里再也没有人记得这位先人,那他便也会在亡灵世界里消失,真真正正地死亡了。

我猛地发觉:自己仿佛成了一个没有本心的年轻人——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和爷爷奶奶的往事了,有一两年甚至因为工作忙拒绝了跟父母一起回老家扫墓。

电影实在太感人,也勾起了我很多童年回忆。

那个瞬间,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嘘寒问暖的场面涌上心头,喜欢听奶奶讲她小时候一家6口的生活,在脑子里想象着奶奶的妈妈长什么样,他们兄弟姐妹几个晚上是不是会一起躺着数星星。

有爱的人生生不息,无爱的人万劫不复

一年又一年的清明节,节日习俗是扫墓、拜山、怀缅先人,其实这一年一度的节日是在提醒着人们不要遗忘先人,这可是我们的根啊!

没有他们,就没有作为后代的我们。在这个纷杂吵闹的世界里,真正能依靠的安全港湾,正是一直在暗中支持你前进的家人。

可随着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貌似正在一步一步地远离了祖先,也渐渐忽视了拜祭先人的传统。

换位思考一下,当你老了,去世了,慢慢地,我们会从所有人的生活中淡出,再也不留一丝痕迹。

这样的情景,好像只稍微想一想就觉得可怕。

一方面我们希望悲伤的亲友能放下悲伤、大步向前;另一方面又渴求他们能永远记住自己。

这种矛盾的情绪,成了勒在心上的橡皮筋,时紧时松,让人无所适从。

人终究有一死。虽然亲人们的确离开我们很久了,但他们还活着,并将永远地活在我们的记忆里。然后,靠着亲人的想念和回忆,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人记得你,仍被牵挂着,才是莫大的幸福。

如果人死后漂浮在太空,身体会被分解吗

在我看来不会被分解,在太空中他是没有养气的,没有了养气什么微生物都是没法活下去的。在离开地球的地心引力那就是真空,在真空中不管是活着的人还是死去的人都会在瞬间把身体里面的水份和空气给抽离身体,成为一具干尸。

坦克的内部构造是什么样的空间有多大

坦克的空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确实显得是过于狭窄。任何坦克的设计,都是要被弹面积、功能设备的空间、人机功效、和整体重量这几点。而内部空间不会做的太大。从时间的纵轴看,坦克的体积是不断增大的,内部空间也呈增长趋势;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横轴看,苏式坦克总是倾向于将坦克高度和炮塔设计的很小,而西方阵营则比较重视人机功效和乘员舒适性,坦克高度和炮塔内部空间相对大一些。我们直接上图。

二战期间的坦克

T-34/76的剖面图。T-34是二战的最优秀的中型坦克之一,不过看炮塔空间可是小的可怜,炮塔内还有炮长和装填手/同轴机枪手,塞下两名成员厚度炮塔几乎没有多余空间,乘员回转身体的余地很小,车长要兼任炮长,爬出两只手要同时调整高低和俯仰,看这图姿势相当别扭。装填手更苦逼,由于空间狭小,且炮弹都摆放在下面,使得装填手搬运炮弹非常困难。

驾驶舱内有两名乘员,一名是驾驶员一名师航向机枪手。驾驶舱的环境看起来比炮塔还要恶劣。驾驶舱的设计一直沿用到今天的三代主战坦克。坦克的后部为动力舱,采用一款纵置的V12柴油发动机。

T-34/85剖面图

到了T-34/85,炮塔的空间有了明显的改善,车组由4乘员制改为5乘员制,车长炮长职责分离,大大改善了作战指挥效能和人机功效;得益于炮塔增大,一部分炮弹摆放到了炮塔尾部,减轻了装填手的负担。

德国的虎式。这款重型坦克的炮塔显然要大了不少,采用这么大的炮塔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塞下这门长88炮(可以看到炮闩部分在炮塔内延伸的长度)。炮塔采用了电液式驱动来转动,解放了人手,人机功效好了不少,这也是重型坦克大容积带来的好处,可以搭载更多设备。虎式同样采用5乘员组,车长专职索敌和指挥,炮塔内另有炮长和装填手各一人;驾驶舱设驾驶员和无线电通信员/航向机枪手各一人。

虎式的动力舱同样在车体尾部,从图中虎式和T-34对比可以看出虎式的动力舱对车体占用的比例较小,因此乘员舱的空间更大一些。

战后坦克

战后的坦克内部空间是呈增长趋势的。因素有这么几个:一是为了保证穿深,坦克炮的口径越来越大,炮闩,后座缓冲装置,以及炮弹体积增大,必须有更大的空间容纳;二是战后坦克的观瞄技术进步,甚至出现了红外和微光夜视系统,观瞄设备占用体积增大;三是火控计算机,火控操作面板,显示器,仪表的增加;四是增加了三防装置和自动装弹机。要塞的东西多了,空间必然要增大。五是兼顾乘员舒适性。

T-54是苏联在战后吸取了T-34大量经验后推出的一款中型坦克,其使用合理的装甲布置方式和卵圆形炮塔,使其防护水平达到了二战后期重型坦克的水平。

T-54剖面图。T-54采用4乘员组,取消了无线电通信员/航向机枪手,航向机枪由驾驶员操作;炮塔内仍有3个乘员,分别是车长,炮长,装填手。不过由于T-54的卵圆形炮塔比T-34大了不少,而且发动机采用横置,因此炮塔和炮塔吊篮的空间得到了一定改善。

T-54炮塔俯视,可见装填手的空间得到了很大改善

T-54内部照片(车长和炮长位)

T-54无线电通讯电台有两个,分别是P-112和P-113,负责不同波段,挂在炮塔后壁

百夫长是二战末期英国开发出来的一款重型坦克。同样采用了4乘员制,即驾驶员、车长、炮长、装填手的配置。座圈直径,炮塔和车体体积比苏制T-54/T-55大了很多,因此可以容纳更多的炮弹和设备。同样采用发动机横置。

装填手位置,可以看到炮闩外增加了一个金属护栏,防止乘员被后座的炮闩撞到

从这张图看车长应该是最舒服的

苏制T-72坦克。T-72由于继续追求低矮的外形以减少被弹面积,其高度比T-54还矮了30cm,因此炮塔的空间没有得到改善,乘员舒适性比西方同代坦克差了太多;同时炮塔的LOS太小,无法保证能有效防护西方二代坦克的穿甲弹。

T-72图纸。T-72属于二代主战坦克,配备了自动装弹机,装弹机弹药架像一个圆盘一样套在炮塔吊篮底部,这让车组人员减少到3名。但是由于车体外形过于低矮,人员活动大大受限,苏联不得不对坦克兵的身高做出限制;T-72炮塔和首上采用了复合装甲。

相比之下,同是二代的豹1主站坦克,防护简直跟裸奔一样,炮塔和首上全部采用匀质钢装甲,而且薄的可怜,连T-54都不如。

虽然防护不咋地,车组成员舒适性还是可以的

我们再来看看三代坦克的M1A2。M1A2SEP重达60吨,长7.92米,比T-72长了整整1.5米。车体尾部是动力舱,包含一台纵置的AGT-1500燃气轮机。炮塔内部空间也是十分宽敞了,只可惜M1A2为了省钱,不上自动装弹机,因此还是4乘员组(装填手被保留);炮塔包含一个尾仓,装着120mm弹药,尾仓和乘员舱之间有防火门,尾仓上部泄压板,防止弹药被击中时炮塔殉爆带走一车人。不过尾仓的40多斤一发的炮弹需要用美国大兵的手臂来搬动装填,想想也是感人。。。

你们喜闻乐见的黑叔叔人肉装弹机

M1A2车长位和炮长位

M1A2炮长位。可见即便M1A2有那么大的炮塔,炮长位还是那么拥挤。没办法炮长位的设备最多呀。从这也可以直观看出现代=坦克内部电子设备有多么密集。

炮长位操作界面。包括火控面板(弹种选择,主炮/同轴机枪切换等功能),主瞄,备瞄,增强型热成像通道。

到了M1A2SEPV3,则普遍使用玻璃化仪表和显示屏代替密密麻麻的按钮:

M1A2的火控计算机电脑板。有垃圾佬淘到了的请联系本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如一些人知道自己死了怎么办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0755org.com/12/97344.html
上一篇:当今手写对联的现状(手写的对联才是有灵魂的)
下一篇:当你梦见别人时,别人会不会也梦到你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