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到底应不应该读
11522023-08-21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金瓶梅》到底应不应该读和名人不建议读经典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金瓶梅》到底应不应该读以及名人不建议读经典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走完了一生。在临走前,他也学习历代皇帝,给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安排了托孤事宜,那么他是怎么托孤的呢?
首先咸丰选了顾命八大臣来辅佐同治皇帝。当年顺治选了4个顾命大臣给康熙,咸丰非要搞8个,好像人多就顶用似的。事实证明人多一点用都没有。其次咸丰临走前,刻了“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分别给了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要求日后同治皇帝的所有诏书,都必须要盖上这两枚印章才能生效。在咸丰看来,这样的安排似乎是天衣无缝的。因为他这么做不仅让同治皇帝有了8位大臣的辅佐,而且还让两宫皇太后手握制约顾命八大臣的工具。
同时,这顾命八大臣,虽然有爱新觉罗家的人,但是没有咸丰的至亲兄弟,也防备了兄弟篡位的可能。
其实咸丰的这种安排,分明就是为了让顾命八大臣和两宫皇太后之间斗争,结果肯定讨不了好。受苦的,还得是同治皇帝,因为他才6岁,无法掌控平衡。
一、辛酉政变,慈禧手段不错。这样的安排,让一个人很不高兴,那就是恭亲王奕?。为啥?因为他是道光皇帝最有能力的儿子,也是咸丰皇帝的亲弟弟,没理由不让他来辅政。
可是咸丰偏偏没有让他辅政,显然是对他有所防范。在这种情况下,恭亲王奕?,便跟两宫皇太后站在了同一个阵营。
既然不让我辅政,那我灭了你留下的所有辅政大臣好了!而两宫皇太后和顾命八大臣之间,那是有本质上的利益分歧的,所以她们肯定也是要扳倒顾命八大臣的。
于是两宫皇太后便跟恭亲王奕?,结成联盟关系。但是这个阵营比较脆弱,一方是柔弱女子,一方是闲散王爷,根本无法跟手握实权的顾命八大臣斗。因此我们说,慈安、慈禧这几个人的手段,是相当高明的。
首先,两宫太后认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端华兼职太多,所以就只让他担任了行在步军统领。至于步军统领一职,则交给了慈禧的妹夫醇郡王奕譞,所以慈禧这一方便有了京城的军权。其次,两宫皇太后暗中和恭亲王奕?联络,并且借口同治皇帝年幼,所以并没有跟着咸丰的灵驾一起回京,而是提前了4天,从小路赶回了北京。这样她们就有时间安排政变了。再者,慈安和慈禧开始在朝臣中哭诉,扬言顾命八大臣欺负他们孤儿寡母,想要独揽大权,不把咸丰的遗命放在眼里,因此得到了群臣们的同情。还有,两宫皇太后开始笼络人心,将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侍郎宝鋆、文祥等人封为军机大臣,负责军国大事。等于是罢免了顾命八大臣,同时让这几个人为他们卖命。等到肃顺等人带着咸丰的棺椁回来的时候,慈禧、慈安和恭亲王奕?,已经掌握了京城的所有军政大权,可以说是瓮中捉鳖,守株待兔了!
二、轻而易举灭了顾命八大臣。慈禧他们在朝中紧锣密鼓地安排着,顾命八大臣却悠哉悠哉地往回走。回来以后,直接就掉进了慈禧的陷阱当中。
当时慈禧控制了京城的军权,便将肃顺当场给抓了,并且送去宰掉了。而载垣和端华也都被勒令在家自尽。这3位顾命大臣算是彻底报销了。
此外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等5人,也都被慈禧给撤职查办了。从慈禧赶回京城开始,到肃顺被斩,一共只花了8天时间。
而当时办成这件大事的这几位主人公多大了呢?慈安太后25岁,慈禧太后27岁,恭亲王奕?30岁。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夺权来得如此轻描淡写,可见慈禧日后的政治手段多么高明。
这里面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被任命为步军统领的醇郡王奕譞。他虽然也是道光皇帝的儿子,但是同时他也是慈禧的妹夫。
而他在这场政变中,出场的次数虽然不多,却尤为重要。因为步军统领,是掌握京城九门的重要角色,俗称九门提督。他倒向谁,基本就保证了谁能获得政变胜利。从他和慈禧的关系来看,这人肯定是慈禧给安排上去的。
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奕?成为股肱之臣。这个时候慈禧、慈安和奕?,终于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咸丰皇帝给同治皇帝所定的年号,本来是祺祥。可是政变以后,情况不一样了,于是慈禧便将祺祥改成了同治。
什么是同治呢?有这么几层含义,第一就是两宫太后共同治理,第二是两宫太后和奕?等大臣共同治理,第三是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共同治理,第四层含义是两宫太后、同治皇帝和奕?等亲贵们共同治理。
不管哪种含义,两宫太后是永远都没有被抛下的。由此可见,慈禧、慈安的垂帘听政,是这场政变最大的收获。
至于恭亲王奕?,自然也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奕?此后数年一直都手握重权,虽然后来被慈禧给拿下了,可这期间的确尝到了股肱之臣的滋味。
总结: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为什么说辛酉政变是一份经典之作呢?因为这场政变流血很少,除了顾命大臣中的3个殒命,其他人并没有受到伤害。
此外就是政变的核心人物,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偌大的大清国,在这么一群年轻手里玩转,这还不够经典吗?
参考资料:《清史稿》
谢@上弦月M好友邀答!
大概十年前第一次读《金瓶梅词话》,过一段时间,再提起这本书,只记得故事情节,市井百态,人情世故。里面的风花雪月抑或淫秽情节其实都没有留在脑海里了!我想大多数读过此书的人都跟我有同感!
因为风花雪月是最无关痛痒的,假如说猎艳,那么现在有多少音像制品比这本书更辣眼睛?所以书中的糟粕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是没什么影响!
但是那些市井百态,人情世故,其中很多哲理性的警言却会留在你的记忆里!西门庆活着的时候何等风光,妻妾成群。那些想沾他光的人甚至结成十兄弟,不但跟着他吃、喝,还帮嫖。
西门庆一倒头,没一个真正帮忙的,来吊孝一人凑一钱银子,还算计要吃多少,拿多少!占西门庆便宜最多的应伯爵,还牵线把西门庆二房娘子李娇儿说与张二官,再找一个能傍的新东家!
西门庆在时妻妾成群,个个服服贴贴顺着他,人一死,走的走,嫁的嫁,卖的卖,何等凄凉!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书中有几句格言说得好:为人多积善,不可多积财。积善成好人,积财惹祸胎。石崇当日富,难免杀身灾。邓通饥饿死,钱山何用哉!
谢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各位网友参考。到底有没有人说田英章的书法不能学?这个问题一定要先弄清楚!
如果真的有人说田英章的书法不能学,为什么全国有那么多人都在学田英章的书法呢?
大众喜欢田英章的书法,并热追之,有错吗?任何人都不要低估大众的力量!那么,大众学习田英章书法的热情到底有多高呢?恐怕试图阻挡学习田英章书法的人是不知道的。
(上图为田英章书法作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此作品有落款,有印章加盖,可能是真迹)
田英章的楷书是师法初唐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其书法有根,有源,而且还有田英章自己的个性融入,已形成田英章自己的书法风格,为什么就不能学呢!依我看,如果真心喜欢,学学也无妨。
说田英章的楷书呆板,无灵性,是印刷体,是馆阁体,是“活棺材”,说田英章的楷书不是书法而是写字,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不客观的,真正懂书法的道行深的人,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对书法一知半解之人,也是立德尚缺火候之人。
(上图为田英章楷书作品:“莫最”联)
至于选择学谁的书法,选择学哪种书体,选择学哪个碑帖,是学书之人权力,也是学书之人的自由,他们的选择理应得到尊重,而不是横加干涉和指责。任何人都无权干涉学书之人学习谁的书法的权力!
(上图为田英章的楷书(斗方)作品)
最后再强调一下:如果自己真心喜欢田英章的书法,那么大胆学吧!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的。
学习田英章书法,有百益而无一害!
学习田英章书法,总比学“丑书”强吧!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讨论!
《易经》《二十四史》《道德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墨子》《中华文脉》“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毛泽东诗词等。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金瓶梅》到底应不应该读和名人不建议读经典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