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如何制作冰激凌(在家里如何制作简单的冰激凌)
5142023-08-29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家里老人控制欲太强,怎么办,外公是听从家人建议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我妈说过一句话:女人结婚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没有房子,你这辈子都要为房子奔波。这句话我后悔没听我妈的。
1、我妈因为未婚夫没有准备婚房,不同意我出嫁
结婚前,我妈对我说:“红啊,你非得要嫁给他,我也不反对了,但他一定要有房子,没有婚房,你不能嫁给他!”
我那时候跟我妈有很深的抵触情绪,因为我妈自小就总是训斥我,总认为我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以至于我逆反,我妈说啥,我偏不听啥。我也固执地认为,我妈不让我出嫁,就是想让我多帮她干几年活,多为她赚几年钱。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我妈当年从鞋厂下岗了,她就自己开起了做鞋的手工作坊,自己进鞋料,自己做鞋,自己卖鞋,全套工程,都是她一个人来完成。
我妈的手指有两根轧掉了,是工伤,当时在工厂轧鞋时,工友操作不当,将我妈的两根手指轧掉了。这导致我妈做鞋帮的时候,无法撸“鞋口”,她的手因为缺少两根手指,使不上劲,所以,我妈就把撸“鞋口”这个活儿,承包给原单位的同事了。
我当时高考落榜,不愿意再考大学了,我就准备自谋生路。当时我去外面做小买卖,啥都干过。我对做生意很有兴致。我妈却认为我在外面做小生意太辛苦吧,赚得也不多,她就让我在家跟她学习做鞋,教我学会了撸“鞋口”,我们家做鞋的活儿,从此就不向外承包了,我和我妈就全部能做下来。
我当时跟我妈签了一个口头协议,我撸多少“鞋口”,我妈雇人给多少钱,就给我多少钱。当时我妈没有按月给我薪水,她说攒到年底,一起给我,怕我存不住钱,把钱败光了。
2、我妈找个借口,扣下了我全年的工资。
那年年底,我因为喜欢吉他,就用我自己赚的钱买了一把“快乐牌”的吉他,我记得当年是花了48元钱。这件事惹怒了我妈。我妈把我大骂了一顿,说我乱花钱,她以我买吉他为借口,将我那年帮她“撸鞋口”挣的钱全部扣下,不给我了。
这件事我记恨了我妈一辈子,我用自己挣的钱买吉他,她却用这件事为借口,把我的一年工资给扣下了。我觉得我妈骗我,她就想让我多为家里挣钱,她不想让我这棵摇钱树结婚,她就想一辈子都管束我。
所以,我妈所有阻拦我结婚的话,我根本都不过脑子,直接就在嘴里否决了一切。我就对我妈说:“没有房子怎么就不能结婚呢?”我妈说:“没有房子你住在哪?”我心里想,住大街上我愿意,我就是不想跟你住在一起,我结婚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离开这个家,摆脱我妈,我不想再让一个女人以母亲的借口管束我,嘲讽我,谩骂我。我就想独立地生活。
我妈跟我的沟通无疾而终。最后我妈又大发雷霆,骂了我一顿。我关上门,在房间里看书,让自己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让自己的耳朵听不见我妈的咆哮。
3、我妈因为房本没写未婚夫的名字,反对我出嫁
我妈,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妈妈。她利用自己的力量,跟我未来婆婆去沟通,说你们家必须有个房子,她才能允许女儿嫁过去。未来婆婆就开始张罗买房子,我和未婚夫便出门看房子。左看右看,前后看了十多个房子,我每个房子都相中了,但我未婚夫哪个房子都没相中。后来,未婚夫就在他们家的院子里盖了两间新房,做我们的婚房。
我结婚有房子了,但我妈妈又出来给我的婚姻设置“障碍”。我妈要求新房要写上未婚夫的名字。但我的未来公公,蔑视一切规矩,他认为房子是他儿子盖的,就是他儿子的房子,不用起房本,房子也是他儿子的。
我妈则相信协议,相信房本,她甚至把我未婚夫叫过去,说:“你要是办房本没有钱,这笔钱我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未婚夫没有接受我妈这笔钱,他听从了他父亲的意见,没有办房本。
我妈以此为由,不让我出嫁。我当时太不理解我妈了,她横八竖档干啥啊,就不想让我嫁出去?我妈说:“小红啊,你呀,傻透腔了,房本不是你未婚夫的名字,你住着不踏实。就你这个脾气,哪天跟公婆吵架了,人家就能把你撵出去,因为那房子不是你丈夫的名,撵你就是个玩!”
我认为我妈是杞人忧天,我婚前很少跟人斗嘴吵架,心里有啥想法,也总结不出个一二三来,我嘴笨,也从来没想过结婚后还能跟公婆吵架?要是我能想到婚姻里会发生很多不堪的事情,我就不会出嫁了。
这件事我最后没听我妈的。我长大之后,从我不花我妈钱的那天开始,我就再也不想听她的话。最后我妈没拦住,我还是嫁给了我的未婚夫。
4、婚姻啪啪地打我的脸,让我终于知道,听母亲的话有多么重要
结婚一年后,我被婚姻啪啪地打脸呢,我因为各种事情,跟公婆吵起来,公婆撵我滚蛋搬家。这一刻,我终于想起我妈的话,女人呢,结婚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和我丈夫后来搬家了,在租住的房子里,我们因为房子,因为其他琐碎的事情,争吵成了常态,感情变淡,最终分手。我净身出户,远走他乡,前夫带着儿子回到他父母身边,搬回了他的婚房。那一刻,我在想,我结婚了,啥也没剩下,连我生的孩子我都没捞着,连我妈给我陪送的那些嫁妆,我一样都没拿出来。我够失败的。
我没有房子,经历多年的奔波,十多年前,在我现在居住的小城买了属于我的房子。这些年,我居无定所,像浮萍一样飘来飘去,有了房子,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家,女人的心,也安稳下来,安放在这个家里,一切才尘埃落定,我也才感觉有了根基,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在奔波的岁月里,我也渐渐地理解了我的妈妈,我也和我的妈妈开始和解。后来我接回儿子一起生活,我在抚养儿子长大的这些艰难岁月里,更理解了一个妈妈对孩子的那种呵护疼爱和责备,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是出去爱意。虽然有时候恨铁不成钢,可那都是因为爱。
爱自己的妈妈,从听她的话开始吧。妈妈的话,都是她年轻时候受的苦总结出来的经验,她用这些经验给女儿做基石,希望女儿踩着这块基石,能更快地抓到幸福,抓到快乐,抓到富有。
写在最后:
女孩子,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你的妈妈,每一句话,都是为你好,是真的为你好:她怕你冻着,怕你饿着,怕你被人瞧不起,怕你吃亏上当嫁错人,怕你草率的决定毁了一生。
只是,年少的女孩子很难理解妈妈的话,那么,请记住一件事,尽量去听妈妈的话,也许全世界都会骗你,可唯独一个人不会骗你,那个人,就是你的妈妈!
同感,我刚为这事还劝过老伴。
83岁的老岳母近来光临寒舍。从年轻时就习惯指挥调动一切,把老岳父和三个儿女控制的像铁桶般的老太君,虽然如今已步履蹒跚,但精气神不减当年。
这不,昨天吃的排骨炖白菜,老伴看着103元的排骨太多,盛出了一碗。今中午老太君要吃爆烤鸭,非给外孙25元去买。老伴在家又炒了藕丝、豆腐卷、芹菜肉丝、还有一盘咸鸭蛋,不行吗?
可懿旨又下来:把排骨炖上。老伴解释:晚上炖吧,中午吃不了。不行!我赶紧插话:你就遵旨吧,吃不了晚上再热就是了。
如题主所说,什么事都必须按“领导”意见办。那你怎么办?她这么大年纪了,谁又能改得了她?
有时老伴急了也嘟囔:真受不了!我笑:这是你妈,她指挥你64年了,如今她都83了,还差这几年吗?由着她吧。
所以劝题主:别崩溃,真有时受不了,就躲出去晒晒太阳,调整一下情绪,回来再接着受控制吧。(苦笑)
以我64年的经验教训看,这样的老人除了顺着他、实在不行偶尔来点“阳奉阴违”外,还真别无他法。
对理性的人来说,除了改变自已,想要改变他人,尤其是一辈子强势的老人,就犹如想蹬着梯子上月亮,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三月初,康熙帝唯一在世的兄长——五十一岁的和硕裕亲王福全患重病,卧床不起,身体状况堪忧。这个消息让和兄长感情深厚的康熙帝十分难过,推迟了原定于不久后启程赴塞外巡视漠北外藩蒙古诸部的行程,于三月二十六亲临东城台基厂的裕亲王府中,探望兄长的病情。此后,康熙帝先后于五月初八日、五月十五,两次亲赴裕亲王府探视病势愈发沉疴的福全。尤其是五月十五这天,在福全的病榻前,康熙帝手握已不能下床、只能躺在榻上迎接圣驾的兄长福全之手,流泪劝慰其好生休养,保重身体,待自己从漠北巡视回来后,再前来府中看望。福全哽咽不能言,只是不断点头称是。
兄弟俩交谈良久,康熙帝才在福全的不断恳求下,依依不舍地告别兄长,离开裕亲王府返回宫中。次日,康熙帝终于踏上已经推迟了两个多月的巡视塞外、安抚外藩蒙古诸部的行程。让康熙帝没想到的是:这一走,就是他和福全这两个相伴了五十年的兄弟之间的永别。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初,在漠北行宫驻跸处的康熙帝连连接到噩耗:六月初八,京师有急报:和硕恭亲王、康熙帝的五弟常宁于六月初七薨逝。虽然常宁在世时,康熙帝和这个弟弟关系并不好,对他夤懒乖张的性格也十分不满,平日里多次责备和处罚,但是现在人死了,什么恩怨也不必提了。康熙帝在随驾的皇子中选取数人,返回京师经理常宁的丧葬礼仪,并代表自己致祭,然后颁诏内务府,让有司监修常宁的坟茔墓地,立碑亭牌楼,以示纪念。
六月二十四,返京处理恭亲王常宁丧礼的皇子们又有急报传来:皇伯父、和硕裕亲王福全病情加重,危在旦夕,即将不起。和得知弟弟常宁薨逝时的平静心情所不同的是,获悉兄长福全病危消息的康熙帝焦急万分,下令提前结束巡视漠北行程,立即返京。但是皇帝出巡在外,随驾官员兵丁众多,回程缓慢,不能即刻到达京师,所以康熙帝令随扈的皇子们提前出发,代表自己先一步回京探望伯父裕亲王。
六月二十七,京师再次传来急报:和硕裕亲王福全患病不治,于二十六日病薨!没有能够见兄长最后一面的康熙帝悲痛万分,当众落泪,命诸臣加快大营速度,好让自己能尽快返京,致祭兄长。七月初一,康熙帝抵达京师,连皇宫都没有回,就马上赶到裕亲王府中,亲临福全的葬礼。在兄长的灵柩前,康熙帝摘除冠缨、换上青色袍服,亲自奠酒,同时痛哭流涕、不能自己,向兄长致以深切的悼念之情。随同祭奠的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都按照康熙帝的诏令为伯父穿孝,轮流在裕亲王府兼管丧礼典仪。七月初三,康熙帝再次亲临裕亲王府致祭,并赐马、驼、金帛、银两,用于福全丧葬典仪使用,并给福全赐谥号“宪”。
七月初五,裕宪亲王福全出殡,康熙帝亲奉孝惠皇太后临裕亲王府,恸哭致祭,亲视灵柩发送出府,然后才奉皇太后返回宫中。八月初四,康熙帝命按照当年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的例子,在每年按制度由朝廷于蓟县黄花山王陵常祭裕宪亲王二次之外,额外再加祭一次,以示对兄长的关怀和思念之情。
福全,是顺治帝的次子,生于顺治十年(1653年)七月十七,生母庶妃董鄂氏(和顺治帝宠妃董鄂氏同族),比三弟康熙帝玄烨只大不到一岁(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因为顺治帝的长子牛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年)十一月)只活了八十九天就早夭而亡,所以福全是顺治帝实际上的长子。顺治十六年(1659年)的一天,顺治帝无事,想看看自己的儿子们,于是便召几个大一点的皇子: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烨、皇五子常宁,到乾清宫寝殿和自己见面,以叙父子亲情。皇子们奉诏前来后被,顺治帝一一询问他们的近况生活如何,并带有点戏谑、逗耍的口吻问几个儿子:“汝等将来志向如何?”
常宁时年只有三岁,嚅嚅不能言,只是不断取糕点吃食,顺治帝见状哈哈大笑。福全年纪最长,已颇知事,于是规规矩矩地垂手回到:“愿为贤王。”顺治帝微笑着颔首,觉得次子老实听话,朴实忠厚,贤王的志向不虚。轮到玄烨时,他语出惊人地大声回答:“愿效法皇父、安定天下。”这让顺治帝十分惊奇,不由得仔细关注这个以前并不是很在意的庶三子起来,见这个儿子目光清澈、身板虽然小但是努力站得挺拔,看向自己的眼中一片沉稳、聪慧的模样,不由得脱口而出地赞誉:“好!”,对玄烨的表现很是赞叹。
自此,在顺治帝的心中,次子福全留下了朴实忠厚的形象,三子玄烨则有着显露外向、敢于任事的个性。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罹患天花,病重将崩。去世前,在母亲孝庄皇太后和传教士汤若望的劝慰和分析下,顺治帝最终确定了已经出过天花、不会再因此重蹈自己悲剧的皇三子玄烨继承大统。正月初七,顺治帝驾崩,初九,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和父亲生前选定的辅政四大臣辅佐下,八岁的玄烨在太和殿正式的登基,成为清朝第四代皇帝(入关后的第二代),即清圣祖康熙帝,实现了他当年“效法皇父”的愿望。
康熙帝继位后,对于兄弟们很是关照(顺治帝诸皇子,除康熙帝外活到成年的只有次子福全、五子常宁、七子隆禧),先后在康熙六年(1667年)晋封十五岁的次兄福全为和硕裕亲王、康熙十年(1671年)晋封十四岁的五弟常宁为和硕恭亲王,康熙十三年(1674年)晋封十四岁的七弟隆禧为和硕纯亲王。其中唯一的兄长福全还在封王的同时被授予参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资格。这体现了康熙帝对于兄弟们的亲厚兄弟感情,福全也是顺治帝诸子中,第一个晋封亲王的皇子。
福全虽然没有被立为嗣皇帝,但是他自幼性格柔顺,心地朴实,对祖母、父亲、嫡母、生母等长辈都十分有孝心,对行辈低于自己的诸弟也感情亲厚。三弟玄烨当年越过自己继立为帝,福全没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满,自幼年时开始就和弟弟康熙帝相亲相爱、并忠诚尽力,全心全意辅佐康熙帝,以成就其功业。
所以康熙帝感念于兄长一直以来的忠诚和友爱,对福全关怀倚重,多次授予他军政重任、参与议政,作为自己处理朝政的重要助手和心腹,对他信任有加。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蒙古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噶尔丹的带领下,进犯漠北喀尔喀蒙古,攻占了大片臣服于清朝的喀尔喀蒙古领地,然后打着追击喀尔喀部的借口,直入漠南,到达距离京师只有七百里的乌朱穆沁。噶尔丹志得意满之下,甚至发出“君上(指康熙帝)长南方、我长北方”的狂言,令清朝上下一片哗然。
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康熙帝决心出兵反击噶尔丹,以保护北方边境和藩属。经过朝议,康熙帝下诏命皇兄和硕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出古北口迎敌;皇弟和硕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出喜峰口,两军进夹击,合讨噶尔丹。皇长子胤禔则随同伯父裕亲王出征,以历战阵。大军出发后,康熙帝也亲自出塞督战,坐镇后方,居中部署,指挥前线大军迎击准噶尔。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八月,福全率领大军,在漠南乌兰布通和准噶尔部遭遇,随后展开激战。福全亲临前线,指挥大军和准噶尔军来往拉锯、拼死搏杀,激战中清军大将、康熙帝舅舅佟国纲也当场阵亡。在清军左右翼进攻下,噶尔丹设立的“驼城”防御终于全线崩溃,被清军攻入阵中,死伤惨重,只得自战场撤军,脱离和福全所指挥的清军接触。
乌兰布通之战后,噶尔丹方知清军之强,于是假意派出使者和福全议和,表示低头服软。暗地里却但趁福全大胜后思想松懈之时,加紧撤退,,逃出清军追击包围圈。福全起先闻报准噶尔来议和,一面驳斥其使者狡辩之词,一面下令全军戒备、养精蓄锐。以备再战。九月初,噶尔丹再派使者前来请罪,表示愿撤出边境,听从康熙帝发落,但是本人没有露面。福全所派出的使者前去宣令,也不见准噶尔大营所在,只得返回奏报主将裕亲王福全。
福全得到军报后,知道噶尔丹已经逃遁出国境,不能再追击歼灭其部众,而且大军出塞日久,后勤粮草渐渐不足,继续维持驻守比较困难,于是没有请示康熙帝便下令班师返回内地,与康熙帝御营会合。
康熙帝本来想一举歼灭噶尔丹所部,但是没有想到兄长半途回师,致使计划落空,因此对福全擅自退兵大为不满,下诏命福全率部返京,驻扎在朝阳门外,不许入城,等候处置。
但是康熙帝心中知道兄长为人忠厚内敛,此次作战未竟全功不是故意为之,所以不愿对兄长过多责罚,另外他顾忌到如果大张旗鼓地处罚福全,那么以皇长子胤禔为首的诸将会迎奉自己的意见,对福全大加诋毁,于是密诏随福全出征的胤禔:“裕亲王乃汝伯父,倘汝供与王有异同,必置汝於法。”此举意在使诸将不得揣摩上意、搜罗罪名、攻讦主将福全。因此胤禔在先行受议政王大臣会议询问时,只有一句话:“我与伯父裕亲王所供相同。”其他将领也纷纷供述,言称皆同裕亲王所供,没有其他异议。
福全原本想将此战前后详情原原本本写成奏章,呈交康熙帝,其中还录有侄子胤禔及部分将领不听号令、擅自出兵的情况,但是在他得知康熙帝密诏胤禔、要他们上奏时不得和自己奏章有异之后,即惭愧又感动,还有些不安,于是为人纯朴的福全将已经写好的奏章烧毁,哭着说:“我复何言!”,另外再写奏章,把乌兰布通之战未能全胜而归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得到福全的供述后,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后,初步议定福全的过错,向康熙帝奏报询问结果,准备以劳师无功、靡费军资、纵敌逃遁的罪名将福全处以削爵惩罚。康熙帝不同意这个处理意见,降旨减轻处罚,以乌兰布通之战最终获胜为理由,免去了兄长的夺爵处罚,止同意罚其亲王俸禄三年、撤销所辖三佐领,并退出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此了事。
福全得到旨意后,没有二话,立即接受。此后,三十八岁的福全再也没有参与过朝廷军国要务,只是作为国家亲王、富贵闲人,按例列班,参加朝会大典而已。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噶尔丹再次入寇漠北,康熙帝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噶尔丹,于是决定亲征漠北,清军兵分三路、约定会合在克鲁伦河,迎击噶尔丹。康熙帝亲率中路军出征、福全作为对战过噶尔丹的前任统兵大将,也随同出征,以备康熙帝咨询。
五月,清准两军在昭莫多遭遇,清军在康熙帝指挥下,占据战场高地、居高临下依险俯击,火器弩铳齐发,另有藤牌兵专门攻击准噶尔骑兵,经过激战,噶尔丹所部被彻底击溃,其福晋阿敦也被击毙。噶尔丹只率数十骑狼狈逃窜。次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噶尔丹服毒自杀,清准战争告一段落。
昭莫多之战,福全也随同康熙帝全程参与,虽然没有亲自上阵,但是也以自己的经验向康熙帝提出过许多有利意见,为全歼噶尔丹部做出了贡献。这次参与作战,也是福全最后一次踏上战场。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福全受命监修京师国子监文庙,完成监修之后被康熙帝记功,归还其三佐领,并封其第三子保泰为裕亲王世子,以示嘉奖。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福全罹患重病,康熙帝得知后推迟了出巡塞外的计划,数次亲临其府中,探望兄长的病情。六月,康熙帝在巡视塞外时得知福全病势加重,急命随行皇子返京照看。六月二十六,福全薨逝于裕亲王府,时年五十一。
尚未返京的康熙帝在驻跸地得到噩耗后悲痛万分,立即中止出巡,火速赶回京师,亲自到福全府上致祭奠酒,出殡时又亲奉皇太后驾临参与,目视灵柩出府,痛哭失声。之后,康熙帝给兄长上谥号“宪”,称裕宪亲王,并安排内务府、工部在黄花山福全陵寝监造亲王规制的园寝、建造碑亭、牌楼,常年四时两祭之外,额外再加祭一次。
福全去世后,思念皇兄的康熙帝命画工精心绘制了一幅自己和福全并坐于桐荫之下的画像,时常取出悬挂观看,以此寄托对福全的思念之情,和手足同老之意。
福全的裕亲王是恩封王爵,按制度,需要降等袭爵,但康熙帝和兄长感情深厚,不忍在其去世后立即减损其爵位,于是特旨允许福全之后的裕亲王爵可以再承袭三次,因此福全第三子保泰、第五子保绶的次子广灵、第三子广禄都先后承袭裕亲王,直到福全的曾孙、广禄的第十二子良焕时,才按制降为裕郡王。此后爵位三世三降,到福全的七世孙继善时,以奉恩镇国公世袭,直至清末,最后一代裕亲王系的世袭奉恩镇国公是福全的九世孙魁璋。辛亥以后,清朝覆灭,福全的后裔也成为平民,融入社会百姓里,在史书中失去了记载。
荣禄决非善类,与慈禧太后是同乡,二小无嫌,情投意合,有点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少年萌萌的情史,自兰儿进宫为妃后,他亦在仕途风流倜傥的浩海中拼命撕杀,从一个內卫侍从,一步步坚辛的干了过来,由奇在慈禧发动对肃顺的政变中见功立业,传针引线,甘为鹰犬立下了大功。被被破格提升为內待卫大臣,有在戊戌变法中立下大功,被老情人慈禧封为候,更是不可一世权倾天下,早年她同荣禄似夫妻一样琴瑟和鸣,仅怀上了狗胎,万般无奈下,荣禄请了一位洋医生,才打下了孳胎贼子。他是晚清除李连英之外的有一个权臣猛面首。
家里老人控制欲太强,怎么办和外公是听从家人建议不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