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钱可以为所欲为的句子(有钱在古代怎么形容)
12022023-08-2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清朝有钱赔款,有钱给慈禧过生日,为什么没钱买军舰你是怎么看待的这个问题,清朝为什么不建议买军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陆上也打不赢。
海军是完败,是十死无生。
陆上则是惨败,是九死一生。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洋人不仅仅是出动海军,还大量出动陆军作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为什么跑路,不是因为大沽口炮台被攻下,而是因为八里桥战役惨败。
八里桥是正儿八经的陆军碰陆军,和海军没丝毫关系。
满清军队3万多,英法联军8000人。
其中满清军队有7000蒙古骑兵,3000余满八旗骑兵,骑兵1万人。
客观来说,双方的实力有差距,英法联军装备大量火枪和火炮。
但满清军队也不是挥舞大刀长矛的,也有士兵火枪装备率很高,也有不少大炮。
尤其,当时还没有速射武器,也就是机枪的存在。而且,英法联军的炮兵行动缓慢,是开战后很久才赶到前线的。
也就是说,初期英法联军不但兵力绝对劣势,也没有火炮。
如果清军战术得法,英勇果断,这3万多清军尤其是1万骑兵,完全可能对英法联军造成严重威胁。
结果如何?
清军惨败,放弃八里桥撤走。
搞笑的是,所谓的惨败,3万多清军也不过伤亡1200人,也就是三十分之一。等于1个排才有1个人死伤,整个排也撒丫子跑了。
英法联军伤亡就更可笑了。
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一共才50几个人。
这说明啥?
根本没有什么激战!
满清军队基本是碰了碰,见势不妙就窜了。
不然大家想想看,不要说3万多清军,就算找几百个村民游击队在八里桥沿途打冷枪,恐怕也不止造成英法联军50多人伤亡吧。
八里桥战役期间,确实有蒙古骑兵朝着洋鬼子冲锋。但毫无组织,基本都是零散胡乱的冲。这些骑兵都是察哈尔牧民,没有作战经验,更没有和西洋军队作战经验。他们同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是天壤之别。
不要说人,这些蒙古马本来都生活在草原上,从没有听过洋枪大炮的声音。马是很胆小的动物,不经过严格训练是不能用的。结果,察哈尔蒙古马冲锋时,被洋枪大炮的声音吓得到处乱窜,把自己队列都冲乱了,这还怎么打仗。
其实,当时清军都是绿营、八旗,战斗力低下,只能壮声势,类似于黑社会打架时撑场子的小弟。
而蒙古骑兵虽然还能打仗,但只能打弱敌,比如捻军、太平军,根本碰不了强者,一碰就散。
所以,陆战中清军也是不堪入目,放到陆地上来打也是死路一条。
需要说明的是,很多炮台不是被洋鬼子海军摧毁的,而是被洋鬼子海军陆战队登陆占领的。当时洋鬼子回忆,只要他们端着刺刀往炮台上冲,清军就会一窝蜂的四散逃窜。虽然清军的长矛、长枪更适合肉搏战,但从没有人敢于和洋鬼子拼刺刀。
1894年,清政府当年税收是8103万两白银,在世界上当时也是排得上号的,清朝是典型的国富民穷的朝代,晚清各种收税多如牛毛,慈禧吃穿住行花钱如流水,自己过一个生日就可以任性花3000多万两白银,几乎是清朝当时国家收入的一半了,却没钱买军舰,说明什么?
只能说,清朝统治者宁可穷奢极欲花费民脂民膏,也不愿意用于保家卫国。清朝统治者穷奢极欲是有传统的,也不能多度指责慈禧,康熙、雍正、乾隆等人用于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的花费可是远高于慈禧对颐和园的投入的。
2、晚清赔款可以购买2000多艘世界一流军舰,或1000艘最顶级的主力战舰,可以组建13个无敌舰队,140多个北洋舰队(1)晚清至少赔款14亿两白银1841年中英《广州和约》,赔偿英国630万银元,约404万两白银。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约等于1470万两白银。
1843年中英《南京条约续约》,赔偿英国670万两白银。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赔偿英国400万两白银。
1858年中法《天津条约》,赔偿法国200万两白银。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赔偿英国1300万两白银。
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赔偿法国800万两白银。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赔偿英国20万两白银
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赔偿俄国900万卢布,509万两白银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1895年中日《辽南条约》,赔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
1901年中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赔偿4.5亿两白银。赔款年息为四厘(4%),分39年还清,仅此一项本息共计10+亿两白银。
以上还只是我搜集到的晚清给列强赔款的部分数字,总计至少14亿两白银。(2)晚清赔款可以组建13个西班牙无敌舰队14亿两白银是一个什么概念呢?1863年,清政府向英国购买了7艘世界一流的军舰,当时每艘军舰平均70万两白银,14亿两白银赔款可以买2000多艘当时世界一流的军舰!
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也就只有150多艘军舰,就可以称霸世界!也就是说,清朝对外赔款可以组建差不多13个无敌舰队!
(3)晚清赔款可以购买1000艘北洋水师主力铁甲舰北洋水师主力铁甲舰“定远”、“镇远”是当时(1886年)世界顶级铁甲舰,造价每艘141.5万两,14亿两白银赔款可以买1000艘当时世界顶级铁甲舰!
(4)晚清赔款可以购买778艘甲午海战日军第一主力军舰“吉野号”甲午海战日军主力军舰吉野号,也是当时(1893年)世界上最先进的快速巡洋舰,造价180万两白银,14亿两白银赔款可以买778艘当时世界最顶级最先进的快速巡洋舰!
(5)晚清赔款可以打造140多支北洋舰队据《龙旗飘扬的舰队》、《甲午海战》等书记载,北洋水师“镇东”、“镇南”、“镇西”、“镇北”“镇中”、“镇边”六艘蚊炮船一共花了90万两白银;主力铁甲舰“定远”、“镇远”两舰,共计造价283万两。
两艘撞击型巡洋舰“扬威”、“超勇”花了65万两白银;穹甲巡洋舰“济远”舰,造价68万两白银;“致远”、“靖远”两舰,造价170万两白银;“经远”、“来远”两舰造价174万两白银,鱼雷艇一艘造价2亿两白银,北洋舰队购舰等的总费用差不多800多万,我们多加点按1000万两白银计算,仅晚清部分赔款就可以打造140多支北洋舰队。
3、慈禧挪用北洋水师军费,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北洋水师是清政府于1888年12月17日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
根据《美国海军年鉴》当时排名,北洋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有的排名是第六,但都高于日本。但明治维新后,日本不断加大海军建设,而清政府对于海军又不怎么上心,在甲午战争前后,北洋舰队和日本海军实力很接近了,当时有一种说法差距就在一艘主力军舰上了——吉野号,谁买谁赢。
吉野号原本是李鸿章向英国订制的一艘造价30万英镑(约180万两白银,1894年,1英镑=6.08两白银)的巡洋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巡洋舰,不但装备了阿姆斯特朗大口径速射炮和刚刚问世不久的专用火炮测距仪,而且射速达到7发/分钟,是当时绝对的火力担当主力舰。
1893年9月30日,吉野号建成,准备交付的时候,恰逢慈禧太后60大寿,慈禧把北洋水师日常维护军费都挪用了,更别说花“闲钱”去买军舰。
吉野号没钱支付,李鸿章着急,英国也着急,这艘军舰造价不低,而且是按照李鸿章的要求量身打造,清政府说不要就不要了,英国自然焦急万分。日本人得到消息,很快就和英国接洽,表示要买下这艘军舰。焦头烂额的英国正愁卖不出去,所以同意卖给日本了。
180万两白银,对于当时的大清不难,但对于刚处于明治维新起步阶段的日本来说,并不容易。为了购买吉野号,日本明治天皇从内库拿出了30万私产,宣布自己从此到击败大清国一日只吃一餐,又下令整个皇宫紧衣缩食、减省吃穿用度,并号召全国凑钱买军舰。
,日本皇妃连手饰嫁妆都变卖了,皇太后也捐出了自己的首饰。日本皇室的举动激起民众的民族自尊,使得日本民众踊跃捐献购买“吉野”,日本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
日本就这么一点点的省,一点点的凑,终于把吉野号收入了囊中。吉野号的易主,影响不小,甲午海战英雄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就是被吉野号击沉的。
吉野号的厉害:北洋水师主力铁甲舰“定远”、“镇远”虽然船体吨位大,火炮口径大,但行动缓慢,射速也慢,5分钟才开一炮。吉野号虽然吨位小,但轻便灵活,航速远快于“定远”、“镇远”,更要命的是吉野号火炮射速非常快,一分钟能打5到10发。也就是说,北洋水师主力铁甲舰“定远”、“镇远”打一炮的时间,吉野号可以打25-50炮,射速平均差了38倍!甲午海战大清战败的原因很多,而且一艘战舰也不能决定整个战争的胜败,但从双方购买军舰的过程也可以看出,这场海战大清注定是失败者。日本天皇为买军舰一天只吃一顿饭,清政府没钱买军舰,慈禧过个生日就花了3千多万两白银,相对于20艘吉野号的造价,如此的反差,让人不得不反思甲午海战为什么我们会输的那么惨。有关中国海军史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清朝末年从1860年代开始迈出外购军舰的步伐,至1912年王朝覆灭位置,总共向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日本、美国订造过军舰,总体来说,从购买时的技术情况看,没有遇到明显的坑。(相比起清王朝来,同时期日本的外购军舰行动可谓是被坑得血淋淋,主要是掉进了法国人的大坑,不仅造了一批质量不靠谱的军舰,甚至还接连发生了崭新的军舰事故沉没的灾难)
(一度是世界最快舰的“海龙”级驱逐舰)
不仅如此,因为清王朝外购军舰的时期,正是世界舰船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种新设计、新技术层出不穷,清王朝所购买的军舰带有着明显的“求新”的特点,很多军舰在订造当时,还是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概念舰。诸如从英国订造的“超勇”“扬威”舰,是世界上最早的撞击巡洋舰之一;在德国订造的“济远”穹甲巡洋舰、“经远”级装甲巡洋舰,是德国设计、建造的最早的这种军舰;在德国订造的“海龙”级驱逐舰,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高的军舰之一;在日本订造的“江”字炮舰,是日本此类军舰的嚆矢。等等。
如果要说起缺点来,首先还是得说“求新”。“新”的,有时候并不代表是对的。
(“超勇”级撞击巡洋舰就是买来就淘汰的概念舰)
清王朝订购军舰的一大标准,就是买最新式的,但是在舰船技术大变革的时代,很多技术、设计理念都尚未定型,在这种情况下一味追新,就有可能当了别人的小白鼠。清末购舰中,经常出现购买概念舰、验证舰的事情,即洋人都还没有批量装备的军舰,新则新矣,成熟不成熟就不好说了。北洋海军的“超勇”级撞击巡洋舰,就是典型的买来后不久就淘汰的概念舰,采用斜连主炮台布局的“定远”也是如此。
除了盲目追新,而忘记了购买成熟、主流设计之外。清末外购军舰的另一大缺点就是缺乏总体布局,缺乏总的购买计划,购舰行动几乎都是由不同省份的行政主管自行其是,以至于各省各打自己的算盘,没有统筹考虑,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诸如直隶省已经在订造穹甲巡洋舰的时代,江苏省却去德国订造了老旧的无防护巡洋舰。
晚清政府缺钱,不可能“随意”购买战舰。但在1856到1864年间,却曾经发生过“随意”购买战舰的乱局,并因此发生了“亨利·华尔骗舰”事件。清政府不是没钱,而是太有钱了,官员浪费了很多钱,这还不算贪腐的钱。
(1)“乱买战舰”背后的问题说明了什么
李鸿章和清廷在这些事儿上也有很大责任。从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清廷权威已经丧失,落后的财务制度在没有严格审计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都有一大笔烂账,烂账背后有多少是贪腐谁人知道。
上海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吴煦,深受中外掮客、商人热爱
清政府不关注自主研发、一味购买,总说中国人不懂,自主研发很麻烦,不如买买买,到最后被英国、美国骗了两次花了一二百万两白银,终于让清廷觉得左宗棠说得对,该自己造船。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随意”买舰有什么贡献,就是清廷接受了教训同意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到最后还是这帮“随意购买战舰”的人,带头反对左宗棠自主造舰,某种程度上,这些所谓的“洋务运动”的“同道”(左宗棠也是洋务派)攻击“自主”比保守派还要积极。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地方利益、个人利益和前途考虑下,在资金问题上清廷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博弈问题。这些事儿都没逃过清廷的眼睛,但清廷不管,只要你把那些舰只买来归清廷用我就一概不管。上海地方当局则是不管怎么说,你得给我们留。
李鸿章起初没参与,他倾向向英国购买。但在清廷答应“华尔舰队”归自己管辖后,就开始积极支持、蒙骗清廷。限于篇幅咱就不详细说了。
华尔
(2)上海地方当局为啥要“随意购买战舰”
1861年,上海方面得到情报,太平军派人前往美国购买战舰。而上海正好有华尔兄弟,所以,上海方面疯狂买舰。华尔父子(他们的父亲在美国负责联系船厂,弟弟亨利负责财务金融、华尔负责搂钱)三人组建了“跨国皮包公司”,专门把在当时属于三四流的美国战舰内的废旧、淘汰的战舰卖给晚清上海。
例如亨利把“几乎是烂木头”的废船“撒基诺”号卖给上海地方政府,连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知道后都非常惊讶——这家伙太能嘚不了。总理衙门知道后,给上海道吴煦专门下命令:断不准亨利再购买损坏过的船只。
同时,上海又买了不少破铜废铁烂木头,有一些比较好的,华尔借助上海地方当局怕清廷知道不经请示就购买船只,故意让商人出面购买的情况,想把一些还算合用的舰只据为己有。例如“蟋蟀”“海生”“马丁”“太华”“罗思”“升得利”等船,有些成功了有些没成功。
杨坊故居
到最后,终于演变成“亨利骗舰事件”,1862年,华尔的弟弟亨利拿着100多万两白银,向美国造船厂购买了3艘木壳炮舰——大清号、浙江号、江苏号。亨利和美方老板虚开合同价款,从中牟利30多万两白银。船造好后又被华尔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把这3艘战舰卖给了北方海军。
中国方面继“阿斯本舰队事件”被英国骗了之后,又被美国人骗了一次。
关于清朝有钱赔款,有钱给慈禧过生日,为什么没钱买军舰你是怎么看待的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