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冷知识有哪些?关于苏联的冷知识(苏联相关信息)
8282023-09-09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苏联和非洲面积都很大,为什么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而不去进攻非洲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苏联为什么不建议打苏联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苏联不发展是因为玩家玩的是共和国之辉。
如果是你红色警戒2原版的苏军并且是冷酷的敌人,那么攻击就一波一波来了,基诺夫都有3个连来,天启坦克也有等等。l
共和国之辉相比较有点简单,但适合新手玩。玩尤里的复仇就比较难了,最难的就是尤里的复仇两个mod,心灵终结和神龙天舞。兵种多,前者有难度,后者难度相当大。
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这么问:美洲面积也很大,为什么纳粹德国不去进攻美洲,而要进攻苏联呢?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关系到希特勒脑袋有没有坑,所以一定要慎重。
从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希特勒一直在进行疯狂的扩张,甚至在1941年6月21日闪击波兰,那么希特勒有什么全盘计划吗?他为什么要执着地进攻苏联?为什么不去进攻面积更为广阔的非洲大陆或者美洲大陆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三个因素:
1、德国的海军不太强
二战前,德国的陆军数量达到了空前的500万人,这和1919年凡尔赛体系限定的10万军队整整超出了49倍!1941年,战争机器全面开动的德国拥有军队超过1020万人,这是1919年凡尔赛体系限制的100多倍!
但是,虽然德军空前强大,但是德国的主要军种是陆军,希特勒最拿手的战术,是闪电战!这就非常尴尬了。
因为从德国到非洲,毫无疑问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登陆作战需要大量的海军潜艇,跟需要庞大的空军进行掩护。因为你不能指望德军绕到遥远的埃及从西奈半岛进入非洲,况且,那里也有苏伊士运河!二战前期,德国的空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但是在绝对数量上,德国远远少于英法等同盟军,这就导致德国始终无法彻底取得制空权;
海军方面,由于传统海上强国英国拒不投降,德国也无法完全获得北大西洋海域的制海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德国贸然从大西洋南下,在非洲或者美洲进行登陆作战,势必会受到盟军的猛烈攻击!
再者,在海上,是完全无法发挥闪电战优势的,所以希特勒不会傻到放弃优势的陆军优势,转而和盟军在海上进行交锋。
英吉利海峡尚且无法完全越过,更不要说到数千里之外的非洲和美洲大陆开辟新的战场了!
2、苏联不是个好邻居
二战前,为了消除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1939年8月23日,苏德缔结《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秘密划分了苏德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苏德互不侵犯协定》使德国在不被两线攻击的同时,也获得了苏联大量的战争支持,帮助德国横扫西欧,灭亡法国。
而苏联也从《苏德互不侵犯协定》中抽身出来,先解决远东的日本问题。并且给自己赢得了更多的备战时间,为后来的苏德战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但是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清楚,这份协定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张废纸,特别是斯大林,在希特勒大举横扫西欧的同时,为了获得更多的战略纵深,在东欧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扩张。
1939年9月17日,在德国闪击波兰半个月后,苏联出兵波兰,夺回西白罗斯和西乌克兰地区;
1939年11月发动苏芬战争,武装侵略芬兰,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战略芬兰卡累利阿地峡;
1940年6月,30万苏联红军进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将波罗的海三国强行并入苏联;
1940年6月30日,苏联出兵占领了原属于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这一行径直接导致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
斯大林咄咄逼人的态势令希特勒大为愤怒,希特勒意识到,苏联不仅仅是在增加战略纵深,更是在威胁纳粹德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德国不进攻苏联,苏联也会主动挑起对德国的战争。到时候更加不利,所以希特勒决定先下手为强!
3、丰富资源在苏联
战争需要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
要知道,天生的飞机,地上的卡车,以及海里的舰船,都需要石油资源作为支撑,而二战时期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哪里呢?
答案是苏联的黑海沿岸以及伊朗高原地区。
伊朗高原对于希特勒而言太过遥远,而苏联确实实实在在的近在咫尺。
不仅如此,苏联在乌克兰地区的黑土地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对于战争状态下的德国而言,这是绝佳的后勤补给基地,所以希特勒不能不眼热。
不仅如此,当时的苏联还占据着东欧平原等欧洲主要地形区,超过2000万庞大的国土面积对于面积不到50万平方公里的德国而言是一片巨大的区域。希特勒一直宣称的要夺取斯拉夫人的土地作为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间,就是指的苏联的广袤国土。
对于希特勒而言,占据苏联,就可以从高加索山脉南下直接前进到中东,对英国在中东的势力形成压制和打击,所以希特勒急于将主要兵力投放在苏联战场!
而当时的非洲,除了能提供覆盖着广袤沙漠的巨大国土之外,几乎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资源,包括地缘优势,所以希特勒不会考虑非洲,美洲也一样不会考虑!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战略论和战情解码等几位对基辅战役的精采而细致的解答,都说到了点子上。
斯大林为什么拒绝了朱可夫的建设不从基辅撤回西南方面军,可能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乌克兰是苏联主要产粮区,顿涅茨的煤炭,高加索的油田支撑着苏联经济的发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放弃。
第二,斯大林对西南方面军并未丧失信心,他还在希望西南方面军牵制德军的进攻态势,让他有时间调整兵力部署,掌握对德作战的主动权,况且西南方面军的一些主要将领也有信心。
第三,斯大林对德军的战力估计不足,认为苏军有能力迟滞德军的进攻,并很快就会形成对德军的反攻。
第四,斯大林可能还寄希望于只要西南方面军迟滞德军进攻,苏军就有时间调集部队构筑莫斯科和圣.比得堡强大的战防御阵地,从而利用寒冬季节与德作战。
斯大林还可能考虑到别的因素,如西方国家对苏联的信心和援助,稳定民心等等。
但后来看,斯大林的决策弊大于利,西南方面军的5个集团军被歼,65万人被俘是一次重大的惨败,也极大的影响了苏联的声誉和民心,若不是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成功,苏联很可能面临亡国。
而德军,虽然在基辅大获全胜,但失去了夺取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有利时机,并最终丧权辱国。
基辅之战,值得全世界军事专家反复研究。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为什么?戈林脑子抽了,把德国人的空军给带偏了,以至于到了后来,瞅着苏联人工厂里头冒着黑烟的烟囱,却没法子下嘴。
其实大家伙都明白,从古至今打仗他打的都是后勤,咱老古人都说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足可见后勤对于战争是何等的重要,没有后勤,百万大军崩溃那也就是个时间问题。尤其是现代化的战争,您解决不了后勤问题,这仗压根就没法打,铺都不铺开。
别的不说,就拿美国人来说,说好的战斗力牛叉,您要是把他们家后勤别说全掐了,就是掐一半,不,掐上三分之一,美国人全得抓瞎。
所以现代化的战争,后勤就从战斗部门独立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部门,素有前五公里归战斗部门,后五公里归后勤管的说法,这俩都有一个司令,各管一摊。
当年朝鲜战场上,咱家说真格的相对于美军来说,整个作战系统真心比较原始,不到三年的时间,面对美军这块磨刀石,咱硬生生的磨出了一支现代化的部队,照小编看来,后勤能够从咱家独立出来运作,这就是咱家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哎!说道这里不得不说,美国人的后勤那是相当奢侈,在朝鲜战场上,他可以让美国兵将毯子铺在地上,让他们射击,喝水喝的水土不服,都可以把日本的水运过来供应他们吃喝。
说了这么多,虽然看起来没有和题主说的德国苏联的事挂上,其实这是有关联的,就是和大家伙说明一个问题,后勤问题至关重要,把好了这一关,才是战争的基石,没这一块,你丫就别提什么战争了。
而题主这个问题,就是德国人因为忽略了这块,导致被苏联人暴揍,打的抱头鼠窜。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好奇:“轰炸不就是几颗炸弹的事吗?德国人开着飞机过去丢不就完事了吗?”您真心想多了,炸弹好解决,一个铁壳子塞点炸药就成,但问题是你拿啥东西把这炸弹丢过去?
飞机啊?可问题是飞机有轰炸机和战斗机的区分。
而德国人毛病就出在了他们可劲的造战斗机,对于轰炸机尤其是重型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拿鼻孔的瞅,压根就瞧不上。
这就导致他们特别的缺少战略轰炸机,而苏联人的各种各样的工厂,大烟囱那都在大后方,什么乌拉尔山脉,什么乌拉尔山以东地区,您要是没有一个战略轰炸机,或者是重型轰炸机,压根就飞不过去。
你飞机都过不去,咋炸呢?想多了吧!就算是强撑着飞过去了,他还飞不回来,尴尬吧!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小伙伴不明白:“没有,他回头造不就完事了吗?”
造?你首先的设计,然后实验,最后出成品,最最后才服役,这一家伙得拉多长时间?您说造那可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完的事,说书先生可以一张嘴过去个十几年,几十年的,这是现实那可不成。
当德国人意识到重型轰炸机和战略轰炸的重要性,再研究,那已经是二战后期了,好不容易出来了,就弄俩原型机,结果被美国人给捞走了。
据说这战略轰炸机就有隐身的功能,这也让后来美国的B2得到了启发。
所以德国人不赶趟了。那会德国人都被苏联人撵着屁股满大街的跑,这还有美国人带着一帮子小弟搁后头掏他们的大腰子,撑不住了。
那么德国人咋就被戈林带偏了呢?咋说呢?您可以把德国人的空军看成是一支注重战术的空军部队,他们的空军主要是为了军事进攻做服务的。
您要知道闪电战虽然玩的是坦克,玩的是速度,但他的大前提首先必须得拿下对方的制空权,没有这个大前提,啥闪电战不闪电战的,压根不好使。
这就给德国空军造成了一种错觉,为嘛要造那种费时费力的重型轰炸机呢?还有那战略轰炸机,这不有毛病吗?在保证闪电战迅速推进的过程中,这些东西看起来压根就没有用。
技术军官们反对,再加上希特勒一门心思的不仅想要重建空军,还要扩建,俩原因加一块,戈林把重型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就给塞到垃圾桶里吃土去了。
等到德国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德国人恨不得拿大耳瓜子抽自己。
咱说一件事您就明白了,德国人的这次失误造成的后果,1941年到1942年这俩年,苏联人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坦克火炮这生产的数量下滑的厉害。
这最为主要的原因是,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他们家的这些个工厂面临一个迁移的问题,所以您一边迁移一边生产,这几乎就不可能,下滑是必然的。
别的不说,单论火炮这一项,1941年苏联人全年也就不到五千门。
可到了1943年工厂稳定下来,恢复了往日的生产,火炮这一项就达到了两万三千八百多门,1944年都顶天了火炮数量都要达到三万门了。
越往后打生产的越来劲,因为苏联人要用数量去淹没德国人的质量。
当初造坦克,前脚下了生产线,后脚没多久这坦克就得废了,但苏联人的坦克那是源源不断的往前冲,硬生生的把德国人给绊住了。
这里头咋也有那些个工厂玩命生产的功劳。
德国人是想把这些个工厂都给炸没了,但他们家的轰炸机,撑死了都是单程的,飞过去他就飞不回来了,那还炸个啥呀!
所以德国人一个是败在了天气,另一个就是败在他没法轰炸苏联的兵工厂上了,当然其他原因也是有的,毕竟国际上的事情,不可能因为一两个原因造成最后的结果。
当然没有重型和战略轰炸机,这也得怪德国人的家底子太薄了,就那点资源,啥也想干,也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了。咋说呢?最开始的时候,德国人不发展重型和战略轰炸机,也是可以的,毕竟欧洲这些个国家有一个算一个,就没几个大的,在闪电战的进攻下,很快就崩溃了。
但德国人好死不死的去挑衅苏联人,苏联人不仅人口众多,他的地域还大的可以,这叫啥?这叫战略空间足够的大。
就德国你家这闪电战,初期可以起个效果,一旦苏联人利用空间换取时间的话,必然会将战争时间拉长,一旦拉长,这就必然会形成对峙。
对峙下来,就要消耗对方的后勤资源,而这个时候就会体现出重型和战略轰炸机的优势了。
问题是这个时候,德国人没有,临时抓,那也得抓瞎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