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磁铁放在杯子两侧为什么能使转’
6642023-08-24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为什么人死后要放在棺材里安葬,而且要用铁钉子钉棺盖有什么说法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为什么人死后要放在棺材里安葬,而且要用铁钉子钉棺盖有什么说法的知识,包括为什么不建议盖棺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有一些传统手工制作器物的形状,总让人感到好奇,为什么前人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呢?棺材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什么棺材的形状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呢?
一、棺材的结构和造型及民俗不同地方,在棺材制作上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棺材制作,存在差异比较大些,但是,不管南方还是北方,棺木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的样式是一致的。这里面有什么样的说法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先得从棺材的结构和造型及民俗说起。
1、棺材的长度
可能是北方人普遍个子比较高,棺材的长度为七尺三。农村老话说:“七尺三走遍天”,指的就是北方棺材普遍采用的长度。而南方人的个子相对矮一些,棺材的长度为六尺三。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别人说出棺材的长度时,因和自己家乡不同,而争论起来。其实这也没什么好争论的,一乡一俗而已,这就是我国民俗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这与我们过去睡的老式床一样,有的地方在制床时,尺寸的尾数要留七,有的地方则尾数为三,还有的则是其他数字。这都是地方风俗,没有对错之分。
2、棺材的外表颜色
从棺材的表面颜色来看,北方棺材有两种色调,一种是黑色,一种是红色,俗称为黑板和红板。红色是为高寿老人准备的,代表喜丧。南方棺材为里红外黑,也就是棺材桶子的漆为红色,表面的颜色一律为黑色,俗称为黑板。
过去还有一种颜色,棺材不上漆,俗称为白板。我国南北民间都有,但只能看成是一种特殊情况,过去农村,只有殇亡、处极刑等特殊亡故之人,或者极其贫穷之人才用白板。
3、棺材的构件
棺材总共由四种构件,六块板子组合而成,即盖、底、墙、回组成,上面那块称棺盖,两边的称“墙”,下面的那块称底板,前后横板称“回”,前头的称“前回”,后脚称“后回”。
这个“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从表面上来看,横木板位于上盖、下底、左右墙的之间,且向内凹进去一些,因此外形看上去很像汉字中的“回”字。二是棺材的“回”,就是亡故之人的两道门。有亲人盼着亡灵回家的寓意。按照我国民间迷信说法,先人去世埋葬后,灵魂会经常到家里走走,这样才能顾家和顾子孙后代。民间逢年过节在家祭祖,就是把先人请回家中。实际上,这表现了亲人对亡故之人的思念之情,和无法割舍的血脉之情。
一副棺材通常共用原木十件,俗称为“十筒子”,也称“十刮子”,也就是一件原木为一“筒”或一“刮”,一种方言上的差异。盖子、底板分别由三件原木组合而成,两堵墙各由两件原木组合而成。“回”主要用树蔸的短段做成,也就不算在内。这些组合都是用榫卯咬合,两头的“回”也是用榫卯咬合的。一副棺材做成后,不能钉一颗钉子。
4、棺材的封盖
北方棺材给棺材盖留了钉眼,封盖时用钉子钉上;南方棺材则在棺材盖和桶子之间做成榫和卯,即榫头、卯槽(也称榫槽),封盖时用榫头对准卯槽推进去,再有皮纸贴在盖与桶子之间的缝隙,这样就完全密封起来。
南方棺材的这种榫卯制作原理,与南方木房屋建造的榫卯原理一样。木房屋建造全部用榫卯咬合和穿梁,也不用一颗钉子。
南方习俗,棺材钉上铁钉,被视为对亡故之人的深仇大恨,人死后也不放过。因此,棺材封盖时非常忌讳用钉子钉,如果钉上钉子,子女被视为忤逆不孝。
棺材制作也与房屋的建造一样,讲究树木的摆放顺序,不管是棺盖、棺墙,还是棺底,木头的根(树蔸),要放在棺头,木头的梢头(树尖),要放在棺尾。这就像建木房子一样,不管是立柱子还是装修墙壁,树根部要朝下,树的梢头要朝向,顺序不可颠倒。
5、棺材的形状
棺材形状是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有头有尾。棺头俗称前头,棺尾叫后脚。前头就是高而宽的一端,后脚是矮而窄的一端。
棺材俗称寿材、寿木等,民间又普遍称为长生、老木、老屋、寿屋、千年屋。其中称老屋和千年屋,在南方农村很普遍。
也就因为民间将棺材称为“屋”,棺材的外形,特别是盖子也就做成屋顶的形状,中间高出两边,中间为“屋脊”,两边为瓦檐。过去,民间在坟墓前立碑,有一部分与民居大门或牌楼浓缩形状,俗称“五角碑”,主要是大部分这种形状的门有一个顶,四个屋檐翘角。民间认为这就是阴宅的“大门”,那土坑里的棺材就是阴宅的房屋。
6、棺材男女有别
棺材有男人的棺材和女人的棺材之分,一般来说,识别男女棺材,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前后横板上贴有“寿”和“福”字来区分男妇棺材。贴“寿”字为男人的棺材,贴“福”字为女人的棺材。
然而,这也不是识别男女棺材的普遍标准,只是一些地方的习惯做法。有一些地方,不管男人的棺材还是女人的棺材,讲究“福寿双全”,通常在棺头的“回”上贴“福”字,在后棺尾的“回”上贴“寿”,这样做好的棺材也就算是“福寿双全”了。
也有一些地方把福和寿两字倒过来贴,即棺头贴寿,棺尾贴福。这种做法没有固定的模式。还有一些地方,不在两头的“回”上贴福寿,而是在棺盖上正中央贴福或寿。
另一种是通过棺头盖子高低来判断男女的棺材。如果两副棺材摆放在一起,棺头盖翘得高,线条雄壮的,为男人棺材;棺头盖你低一些,线条比较柔和的,为女人棺材。
二、为什么棺木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上一节棺材的结构和造型以及与民俗相关的民俗含义。通过上面的讲解,有利于更好理解,为什么棺木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民间棺材的这种形式来由,民俗说法比较多,也都有其理由。这里介绍民间比较公认的两种说法。
1、用整段木头做棺材的说法
古人发明用棺材埋葬先人的时候,因工具条件限制,以及木工技术的限制,人们用整段木头做棺材,就是在木头凿个洞穴,把亡故之人放进去。因为考虑到人摆放在木洞穴内,双肩宽,占的地方宽,双脚并拢时比较窄,占的地方就窄。而树根部要宽大一些,凿开的空间要粗一些,树的梢头要细一些,凿开的空间要小一些。
由此,古人就把亡人的头部摆放在树的根部,把脚放在树的梢头。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具的改进,木工技术的进步,再加上大棵的树木越来越少,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只能用根木头来制作棺材。制作棺材时,仍然仿效独根木头所做的棺材形状。直到现在,有土葬的地方仍旧如此。
这种说法比较客观,也得到了现在人们的普遍认可。但是,现在一些人没有山区生活的经验,认为砍下一棵大树后,锯成一段一段的木头,总是根部要粗一些,梢头要细一些。实际生活中还真不是都是这样的。
对一些比较高大笔直的树木,砍伐后,按现在国标锯成2.2米长的原木,除去第一段和尾梢的几段外,中间的几段,根和梢的粗细没有差别,对没经验的人来说,还真分不清哪头是根,哪头是梢。如果锯开木板,就更加分不清了。
过去,一些山区木匠师傅,一般通过木的纹理来辨别木板的根和梢。如果连木板的纹理都不能辨别出来,也就出不了师,永远只能做帮手。要说在给人家建房子的时候,把木板装倒了,返工时间小,还会成为笑谈。
远古时代地广人稀,这种高大笔直的木材还是很多的。因此,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一定靠谱。
2、民间神话传说
在我国民间,有一个传说,远古时候,人们靠狩猎为生。有一个部落的首领,是狩猎能手,善射箭。为了保族群的平安,致力于驱除虎豹。有一次,首领为了除了一些伤害过他们部落多人的恶虎,他跟踪老虎越过了九十九座山岭,趟过了九十九条河流。最终老虎被首领逼上了悬崖绝壁,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与首领展开殊死搏斗,最后,老虎和首领在搏斗中,一起坠下了悬崖。
当部落人们找到首领的时候,老虎摔死在大树下,而首领则被挂在树上,脚朝树梢,头朝树根,也牺牲去了。但是,他的双眼睁得很大,注视着地上的老虎。
部落的人把首领带回家,把挂着首领的那棵树也砍回家,并用这棵树做成棺材。人们把首领放进棺材的时候,按照首领牺牲时的方向摆放,脚朝树梢,头朝树根。从此以后,这种做法形成习俗,流传至今。
有的人说,这个英雄首领是伏羲,也有人说是后羿,还有很多种地方人文始祖的说法。
在长江流域一带,人们则认为是梅山神张五郎。有的说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狩猎高手,有的说是来自现在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裔,还有的说就是来自山东泰山。不管是哪儿的人,张五郎是梅山区域(现在湖南雪峰山脉区域)本领高强,屈指可数的猎人。故事梗与上述故事大同小差,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为民而死,死后倒挂在树上,入棺的时候,脚朝树梢,头朝树根。
张五郎被后人称为狩猎之神,即梅山神。民间给他雕塑神像,其塑像很有意思,身体倒过来,两手着地,两脚朝天,被尊称为“翻坛倒洞张五郎”。
当然,古代民间有一种信仰,认为英雄是不会死去的,而是变为了神仙,并衍生出诸多神话故事,与上面一种说法并存民间。张五郎的传说广泛流传在长江流域及其他一些地方,其范围扩展到当今十多个省区市,成为过去民间,尤其是山区的狩猎祖师爷。亡故之人入棺,脚朝树梢,头朝树根,就是继承了这一传统,棺材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也是古人仿照树形状。
我国古代,英雄贤人对民俗有很大影响,他们的事迹往往会演变成一些传统民俗。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伍子胥)而设立,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等。还有一些姓氏为了纪念有功于家族(民族)的祖先,也设立了姓氏(民族)节日。比如,湖南湘西、湘西南、贵州黄平等地的农历四月初八节日就是如此,都是为纪念本地英雄而设立。
关于为什么棺木一头高一头矮,一头大一头小的来由,民间还有多种说法,比如,阴宅阳宅同理说,风水阴阳说等,这些说法也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民俗含义。
民俗文化本来就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特征,一种民俗的形成,往往因地域不同,被赋予的民俗含义也存在一定差异,不能武断地说谁对谁错,传统习俗本来就不存在标准化的答案。
为什么人死后要放在棺材里安葬呢?因为古人信奉“入土为安”。这要从历史最早时期说起,远古时人死了随便丢弃在任何地方,却导致尸体被兽或鸟类撕扯吃掉,骨头尸肉遍野都是,人类慢慢讲究文明懂得尊重逝者,人死后也不埋葬,仅找一些土坯和石头堆在尸体上,免得被兽、鸟吞食。直到人类父系社会时期形成了血缘关係后,才开始慢慢地形成了安葬。懂得“入土为安”的理性文明,各种礼葬习俗应运而生。
为什么人死了装进棺材里还要在棺材盖上钉铁钉子呢?死者入棺,谓之“大殓”。“入殓”在死后当天,入殓前,死者的儿女,按长幼次序排列成行,为逝者净面,一般用棉球在脸盆中象征性地蘸一下,然后再在死者脸上虚晃几下,表示擦洗,同时对死者喊道:“给您净面啦!”净面之后,亲属要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如果死者是女性,一定要有娘舅的首肯才能入殓。尸体装进棺材后,接着盖棺盖。镇钉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能使子孙兴旺发达。钉钉子时,亲属一齐喊叫死者“躲钉”,然后向棺封盖上撒上五色粮,大殓告成。
此后,烧纸哭祭,道土做斋,超度亡魂。直到出殡为止。
元朝的丧葬习俗是极具特色的,他们保留了蒙古人的传统,其中既有喇嘛教的影响,也有民族特性的影响,所以表现出很多与汉族习俗不一样的地方。总有些言论围绕着密葬展开,称独木棺是密葬的一部分,亦是防盗措施,这未免过于牵强,难道换成棺材就不能密葬了?难道金箍扎起来,盗墓者就看不出来那是棺材?
元朝时期蒙古的丧葬习俗“凡帝、后有疾危殆,度不可愈,亦移居到毡帐房。有不讳,则就殡硷其中。”——《元史·祭祀志》
元朝的帝后丧葬习俗是极具蒙古特色的,汉族政权的帝王大多在登基后就开始大修陵墓,而元朝帝后的丧葬大多表现为临时性。蒙古人虽然入主中原,但他们的皇室仍然喜欢住在毡制的帐房里,元大都、上都虽然已经是城邑式的建筑风格,但都设有诸多毛毡殿。所以帝后病危时,他们就会按照蒙古人的传统,移居毡帐之中,在里边等待死亡,待帝后死后,则直接于此毡帐中殡硷。
这与汉人的习俗就大有区别,蒙古人这种习俗提倡死于卧榻之处,汉人则不提倡死于卧室的床上,在奄奄一息之际,要从床上抬到正堂的地上。所以很多影视剧中说皇帝躺龙床上写下临终遗诏,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经历“挺丧”阶段,就是上述的方式,将奄奄一息的皇帝抬于明堂中央,后妃、皇子围成一圈,等待皇帝闭眼后进行“报丧”仪式。
除了挺丧、报丧,汉人的习俗还要进行招魂、送魂、做七、吊唁这几个步骤,然后才能进行入殓。蒙古人的丧葬程序就简单许多,他们在帝后去世以后,就开始殡硷,这是蒙古习俗,民间也是如此,元朝皇帝坚持这种殡硷形式就是不忘祖俗的表现。皇帝殡硷“用貂皮袄、皮帽,其靴袜、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这相当于汉人入殓时的“小殓”程序,即给死者进行擦身换衣的步骤。
(诸葛亮哭丧剧照)
“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足容身而已……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著各一。硷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元史·祭祀志》
也正是在这个环节,需要将帝王置于棺材中,而元朝的帝王并非用棺材,而是将整棵香楠木劈开,凿出人形,大小因人体型而异,有点类似埃及法老的木乃伊棺盒。死者放于其中后,再放置一套“吃饭”的冥器。然后涂漆,以金箍扎住劈开的两块木头,从外形看像是一整根独木。然后就可以出发了,目标漠北!这个做法不知是否为蒙古人“落叶归根”的想法,但元朝皇帝皆是葬于漠北,未在汉地留下陵墓。
葬地所在之处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是成吉思汗生前所指定,他在一次打猎的途中,见一地方长着一棵孤树,四周则是茫茫草原,于是便认定这里适合做墓地,遂令人做下记号。而且还留下祖训:“我和我的兀鲁黑(家族)的坟葬地就在这里”。所以自成吉思汗起,之后的元朝诸帝、黄金家族的宗王死后都埋于那个地方。虽至今没有元朝帝王墓的发现,但如果发现,很有可能是整个大蒙古国诸可汗、宗王、元朝帝王以及成吉思汗的墓葬群。
(内蒙发现的蒙古墓葬群)
“按例应该葬在一座名叫阿尔泰的山上,无论他们死在什么地方,甚至相距一百天的路程,也要把他的灵枢运送到阿尔泰去。这已经成为勒靶皇族一种不可更易的传统风俗。”——《马可波罗游记》
13世纪的探险家马可波罗,将这个地方记录为阿尔泰山,而《元史》则记载为起荤谷。这两个记载都只是大体方位,并无具体位置,而且蒙古人没有汉人的风水信仰,因此定穴工作也很难展开。更重要的是元帝下葬都是绝对保密的活动,一无文字记载,二无陵园封土,整个归葬活动也都是黄金家族和指定官员参与,没有任何消息能够透露于外人。
在元帝归葬漠北的途中,由蒙古女巫牵一匹“金灵马”为前导,即用黄金马鞍等做以装饰,由此马拉着运送元帝灵枢的车子,车子被盖以黑边白毡,类似于汉人办丧事用的白布。整个归葬过程虽然路途遥远,但程序并不复杂,途中每日三祭,祭祀的方式就是杀一头羊,也就是说元帝归葬途中,很可能是赶着一群羊前往漠北的。
到达指定地方后,则开始挖土,这并不像汉人帝王那样提前修好地宫,然后再放进去。在挖墓取土时需要记下土块的次序,掩埋时,要按照挖土的顺序反而填之,多出来的土还要运到别处。元帝墓不仅不树不封,而且还会在葬处以马踏平,以至“待来年草青,人莫可辨”。其后人为了能找到该葬地,在下葬时,会“杀骆驼子于其上,欲祭时,则使被杀小骆驼之母亲为导,视其徘徊悲鸣之处,则为葬地”。故以马踏墓,杀小骆驼殉祭的方式并非成吉思汗专属,所有元代帝王墓应该都是这种方式。
“送葬官三员,属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元史·祭祀志》
待元帝殡埋之后,在墓地附近要留下一些送葬官员,他们需要“烧饭致祭”,相当于汉文化里的守陵,期限都是三年。在元大都,还有专门的祭祀机构“烧饭院”,元帝下葬后,大都内每天烧饭祭祀两次,一共延续四十九天。值得一提的是,祭祀所用之物为马、羊、马奶子、币帛等,这些物品并非像汉人祭祀那样摆在供桌上。之所以称烧饭,因为是用火将这些祭祀用品焚烧掉,即“掘地为坎以燎肉,仍以酒澄、马撞杂烧之。”
蒙古传统与独木棺的关系这些帝王下葬的习俗与汉族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在追溯原因时,并不能皆视为防盗、防报复等因素。元代帝王经略汉地好歹是受到一定汉文化的影响,要看漠北蒙古人的丧葬习俗,那才是最纯正的蒙古传统,元帝王的丧葬形式多是受到蒙古传统的影响。
“其从军而死也,驼其尸以归……霆见其死于军中者,若奴脾能自驼其主尸首以归,则止给以畜产。他人致之,则全有其妻奴畜产。”——《黑鞑事略》
比如帝王归葬漠北这件事,传说是成吉思汗祖训,但蒙古许多非黄金家族的军人,在战死沙场后也是要将尸首运回故土安葬的。而且蒙古传统里没有停丧习俗,死了就立刻安葬,元帝的殡硷简单快捷,不也正是这个习俗吗?元朝汉人与今天的我们一样不理解,死者为大的思想下为何这么简单的办丧事,因而将此总结记载为“北俗丧礼极简,无衰麻哭踊之节,葬则以木为棺,不封不树,饮酒食肉无所禁,见新月即释服。”
(慈禧下葬时用的纸人)
“今后丧葬之家,除衣袅棺掉,依体举葬外,不许辄用金银宝玉器玩装硷,违者以不孝坐罪。”——《大元通制》
反而元朝统治者认为汉人办丧事太繁琐,在色目人耳濡目染汉人文化后,逐渐学着汉人办丧事,因此元政府还出台过政策进行干预,如规定“休以汉儿体例做来的金银纸房、纸人、纸马、袄子”。除此之外,元朝还对汉人的重丧葬行为出台了法律限制,禁止一切厚葬,提倡薄丧简葬。所以在讨论独木棺的时候,我们想得可能过于复杂,蒙古传统里的重生轻死观念可能就是这一丧葬形式的根本原因。这与汉人帝王的“三重棺,四重椁”正好相反,将丧葬形式简单到后人无法发现,简单到后世不会贪恋墓葬中的“锅碗瓢盆”,这种简单就是防盗的最佳方式,但其目的或许就并不是防盗。
在土葬外,蒙古人也有火葬和天葬的传统,其中火葬有可能是受到喇嘛教的影响。死者会请喇嘛诵经超度亡灵,然后脱去衣服,洗净尸身,用白布裹住,置于坐棺中,这就涉及到坐棺的习俗。什么是坐棺呢?就是死者盘腿打坐于棺中,为防止头部低垂,还有用树枝撑住的做法,形态上就好像喇嘛念经打坐。然后连尸带棺被运至已经喇嘛卜洁之旷野处,死者与棺木一起被烧掉。若是贵族,则捡其骨灰,放于小木匣中,然后埋葬,或者撒于山上、河中;若是一般人,则就于旷野中回归自然。
在早期的蒙古,则是以天葬为主,其葬法有两种:一是用白布缠身,将尸体放在车上,以骆驼或马拉着车,狠狠抽上一鞭,骆驼或马则会往前奔跑,尸体则随着车颠簸落地。三天之后死者家人沿着车辙寻找尸体,若已被野禽、野兽吃掉,就认为已经升天了;若未被吃掉,则认为死者罪孽深重,得请喇嘛念经赎罪,超度亡魂。另一种是人架着拉尸体的车子,快去行进中任车颠簸,尸落何地,则认为该地就是死者的升天之地,驾车人便用土块、石头把尸体圈起来,亦是三天后再来看是否被吃掉,若被吃掉,便可以将遗骨和遗物埋于此地。
由上述可见,无论是土葬、火葬还是天葬,蒙古人的传统就是简单二字。元朝帝王的独木棺形式,就是简单的最佳代表,并不能体现主观防盗意愿,因为它只是一种形式,并不具备技术性防盗条件。甚至不树不封都不一定是主观上的防盗意愿,因为黄金家族创造的统治思想是“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是利用蒙古人对长生天的信仰而进行的思想统治,因此不封不树的丧葬形式,等待的就是葬地变成草原,意为生死轮回,起于长生天,回归长生天。
关于为什么人死后要放在棺材里安葬,而且要用铁钉子钉棺盖有什么说法,为什么不建议盖棺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