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大力喜欢的物理学家
6492023-08-28
大家好,关于都在说杨振宁是理论物理学家,请问理论物理学家懂不懂应用物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杨振宁不建议加速器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杨振宁作为理论物理学家,敢于自我否定,明确指出“物理学”进入了歧途。首先,杨振宁反对建造“大型高能粒子对撞机”,避免了很多损失。其次,杨振宁曾经提议国家注重集成电路的研究,可惜未能如愿以偿。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也曾经直接指出,托卡马克的实验是“狂妄”;可见,所谓“人造太阳”的试验就是劳民伤财。
这个问题有哗众取宠之嫌,看了原文,扬振宁博士并沒有反对建对撞机,只不过实是求是根据国家国情,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实话实说而巳,他只是说,在沒有高端科技人才储蓄缺乏情况下,盲目上马,为他人做嫁衣裳,资金应该用到国家急需更重要领域,。扬振宁博士只是说,按中国现有国情不适合急于建劳命伤财的对撞机,所以不能说扬振宁博士反对建对撞机,这个问题巳脱离了扬博士本意。相信中国大多数人一定会支持扬振宁博士理性的选择。
完全赞同和支持杨振宁的看法和做法:高瞻远瞩、坚持反对“中国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的初心30年不改。
针对中国是否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物理学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以CEPC的主要提出者和推动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VS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杨振宁为首的正反两派,双方各持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并在全社会引起广泛的讨论。
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只学到高中物理的普通老百姓,通读、理解了两方的辩论和观点,客观、冷静地分析后发现:杨振宁的观点全面、细致,让人心悦诚服,引为高见。
一、时间点
杨振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表述了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在中国高能物理学家2012年提出CEPC计划(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后才反对。
不是突发奇想的不成熟观点,不是同行相轻,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站在高能物理学科的巨大高度上发表的高瞻远瞩、真知灼见。
二、高能物理的学科发展趋势
20世纪后半世纪最红的物理学是高能物理,可是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高能物理重要的观念都已经有了。世界高能物理的发展前景,并不在于高能加速器能量的增加,而在于物理观念的突破。“盛宴已过”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现在大对撞机是‘没落’的时候了。
21世纪将要发展的是什么呢?看清未来趋势是一个科学家头等大事。盲目的拼命上项目,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该干的事。
三、中国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大约需要1000亿元左右的人民币。
王贻芳的观点是:我们愿意把20年所有人的钱集中在一个装置上,所以产生的效益比分成100个研究要高。
杨振宁的观点是:中国GDP虽然已跃居世界第二,但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9000万的贫困人口,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医药健康问题等等,钱应该花在更需要的地方。
两相对比,你是否发现有莫名的熟悉感。对的,这跟很多城市主政官员的政绩工程同一个逻辑思路:宁愿花未来几十年的钱去搞仅仅有可能的大项目,去出政绩,而不是把钱花在更需要的其它项目上。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此行事,何其触目惊心!
四、高能物理的现实意义
七十年来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实在好处呢?
杨振宁的答案是“没有”。至少未来三十、五十年内不会有。
真的有必要花1000亿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是否应该投入到更需要、更迫切的科研项目中去?
五、高能物理的发展的基石
杨振宁一针见血的指出:美国高能物理发展能取得许多成绩核心要素是:一是经费充足,二是人才众多。
经费:现在中国每年的基础研究经费有900亿,数理化天地生6个领域。物理占1/5,一年大约有30亿科研经费。跟美国、欧洲各国的科研经费相比,完全没有可比性,差距很明显。
人才:60余名中国科学家(其中近四十人为台湾科学家)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强子对撞机实验,中国的高能物理人才贮备可见一般。
花费1000亿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高能物理的现状。
结语:
王贻芳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需要建设大型高能对撞机,谈的是需要性。盲目跟风,不知风向已变。
杨振宁的核心观点是:我懂高能物理,我认为你不要走这个方向。盛宴已过,高瞻远瞩,没有必要性。
高下立判!科学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付出,不能急功近利,功利主义害已害国。
两人由初识到合作,在最后领取诺贝尔奖时,发生了一个插曲,李政道虽心有不快,但很快被诺奖的荣耀冲淡。
而不久后的一篇文章却让他们走向分裂——1962年5月12日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上刊登了伯恩斯坦写的《宇称问题侧记》,记述李、杨合作发现宇称不守恒的故事。
风波由此而起。
当时,李政道已经回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四月他收到伯恩斯坦文章的校样,没作什么修改。可是杨振宁却提出了许多意见。他说,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希望名字写在李政道之前。
李政道感到失望,只好建议他们今后不再合作。当年11月,李政道向奥本海默递交了辞职书。奥本海默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尖锐地说,李政道应该不要再做高能物理,而杨振宁应该去看看精神医生。
李、杨之间的恩怨,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个人范畴,延伸到了日后中国基础学科的发展。
都在说杨振宁是理论物理学家,请问理论物理学家懂不懂应用物理和杨振宁不建议加速器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