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白鹿原》原著和电视剧那些地方不符

励志名言- 2023-08-24 20:05:43

你不知道的 白鹿原 ,你不知道的先生和书院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你知道《白鹿原》原著和电视剧那些地方不符,以及白鹿原冷知识视频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白鹿原中的人物分析
  2. 如何评价小说《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有何弊端
  3. 如何解读《白鹿原》这本书
  4. 你知道《白鹿原》原著和电视剧那些地方不符

白鹿原中的人物分析

朱先生身上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优秀神髓,是东方神秘文化塑造的预测学者。朱先生这个人物形象充满了神秘的魔幻主义色彩,是超越现实的存在。

小说中朱先生是作者笔下国家整体与乡土社会中互相独立疏离的家族之间的精神纽带,在抗战的艰苦岁月,激励白、鹿两家报国御侮。

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国家的依存程度非常的低,尽管传统道德解释中存在着知识分子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隔膜和误解,但是只有像小说中朱先生这样理想中完美的儒家士人所提供的忠孝观念和知识体系,才能维系家族与民族国家之间稀薄的认同感。

如何评价小说《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有何弊端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而后集大成。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了我们中国封建时代的数代人,而“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也将人性的大爱与卑劣展现得淋漓尽致。是的,在“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是具有两面性的,必须辩证而论。正如我国对许多传统文化、知识及传承物品的态度一样,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首先,“白鹿原”中儒家文化的精华代表人物是朱先生,他身上展现的儒家品质是可取的。他主张“仁义”,不为做官发财,一心修学堂教书育人,遵循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将粗鄙难驯的匪人黑子教化成一个有儒雅之风的仁义之人。他一心为民,晚年应邀极力劝退待战的十万入陕清兵,使得当地百姓免遭战争涂炭。因而,他成为了白鹿原里的“圣人”,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其二,白鹿原中儒家文化的糟粕代表人物是白嘉轩,这样的糟粕文化是该丢弃在历史的长河里的。虽则白嘉轩也重仁义挺正直的,但他受封建礼教的荼毒和渗透,特别的迂腐和冷漠。这点,在他对两个儿女的态度上就可看出。他被教条束缚,对女儿的求学、抗婚和儿子的犯下的错误从来都不宽容,甚至是冷漠到了极点。

最后竟与女儿断绝关系,并导致孝顺的儿子一步步走向深渊。可见,“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有好也有坏,必须一分为二论之!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如何解读《白鹿原》这本书

白鹿原,这部小说,没有王侯将相,没有征战四方,有的只是家长里短,有的只是乡里乡间。透过字里行间,甚至能看到中原那一带农村的土坯房,还有那土坯房冒出的炊烟。

一点都不美好,也没有诗情画意的描写,放佛是医生的巡诊笔记,条理清晰地把农村的生活场景一一展现到读者面前,那些恍惚如昨天的过往,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哪怕我不曾生活在那样的场景,却如此熟悉。

中国人在近代以来所遭受的苦难深重,这片曾经繁华的土地上也上演了很多悲喜剧,我们从近代屈辱的历史中挣脱枷锁,奔向自由的日子并没有多久,却因为压抑的太久而产生了一种报复的漫无目的自由。在城市的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之间,人们的心境,已经难以找到一片安静的精神家园来安歇狂躁的灵魂,已经这种看似蓬勃而躁动的青春,好似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根。

《白鹿原》没有明白说明什么是民族文化的根,可能它本来也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他像一个智者,冷静地旁观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想让人们自己去寻找,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那种感觉。

很难说《白鹿原》到底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他其实是很多故事聚集在一起的,“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是开篇的一句话,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类似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开篇词,“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一定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它让这部书,充满了过去、未来的时空感,也饱含着历史的沧桑感,让人一下子进入到了古代中国的社会伦理中去。

白鹿原的画面就通过白嘉轩的活动足迹,一点一点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那是我们的前辈们生活的样子。

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意蕴隽永的诗歌,质朴无华的文字,静静流淌,在小说有乡人们走在路上带起的微尘,有牲口棚里老牛的青草和牛粪,有旱烟袋上的忽闪忽闪的火星,有乡约碑文遒劲有力的笔锋,有广场戏台上的血迹斑斑的刑场,有被黄土掩埋的早已破败的土窑,有麦田里泛着金黄的麦穗,有安静的晌午回荡着的蝉鸣,人们生活其间,有的为了生存、有的为了生活、有的为了理想、有的为了主义。年老的人徜徉在田间地头,年轻的人闯荡四方。

《白鹿原》的故事梗概是从清末的封建帝制“大清亡了”到解放初期的政治斗争,时间跨度大约半个世纪。

这段时间,中国的政局变来变去,各种政治势力轮番上台,中国广大的城乡都如乱世浮萍,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他们有的随波逐流,有的因势利导,有的坚守主义,像鹿子霖、白小娥、黑娃等都被湮没了。

只有白嘉轩和朱先生,依靠着传统的道德和良知坚守着底线,这是中国农村最后的一点东西,我们可以叫做“魂”。

白嘉轩显得执拗、顽固,但是他的执着,已经成了一面精神旗帜,俨然是白鹿原上的精神领袖,虽然他活的也很悲苦、凄惨,也对黑娃的悲惨命运负有责任,但他毫不回避。这可能也是他不随波逐流,坚守传统的代价。

朱先生是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守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古训在乱世中,隐居在这片塬上。他有儒者为天下担当的勇气,少了儒者一般都有的迂腐和呆板,对政客们的行为冷眼旁观,只有涉及到民生疾苦的事,才会去奔波劳苦。这是一个冷静、睿智的角色,承载了所有人的精神追求的角色。

如果白嘉轩是现实生活中个人操守的精神领袖,而朱先生则是灵魂深处追求的精神寄托。他去世的时候,幻化成为一只白鹿,而白鹿的寓意很深刻却又模糊,它身上承载了人们精神层面的很多东西,却又洒脱自然,了无牵挂。白灵灵死的时候,白嘉轩也梦见了一只白鹿,在朝他流泪。白鹿是悲悯的,是灵性尽善的,它是人心中最干净的一片地方。

白嘉轩在大旱之年,作为族长,领着大家求龙王降雨,与电影《黄土地》的描述很类似,这种类似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让人们在近代还能看到,像是中国的乡村历史被封装了,没有前进一样。可是,正因为这样,中国的乡村社会,才能是承担中国政治、文化传承的稳定的基干力量,虽然缺少了大开大合,却在自我演化进步。中国的历史包袱太重了,就如同书中的旱年,需要有改天换地的魄力才能打开一片生地。

这片赤贫的土地,在近代以来,他已经被来自世界各地的野心家剥夺一空。也许,只有在这空空如也的土地上,新建起来的国家,才有着原来没有的朝气。最坏的,也是最好的,这是中国朴素的辩证主义的看法。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有好几次都命悬一线,不绝如缕,然而从土地生发出来的原始的生命力,人们群众求生存的意志如此强烈,才让这个民族屡屡逢凶化吉。

“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隐情隐秘,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界隔。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圣人的好多广为流传的口歌化的生活哲理,实际上只有圣人自己可以做的到,凡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凡人们绝对信服圣人的圣言而有不真心实意实行,这并不是圣人的悲剧,而是凡人永远也成不了圣人的缘故。”

活着,就一切都有希望,这也是中国人乐天知命的朴素的世界观。

你知道《白鹿原》原著和电视剧那些地方不符

电视剧是戏剧,重情节,讲“三一律”;原著是文学,文学是人学,在于塑造形象。二者之间有差别,那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有几处改变了实质,甚至可以说是伤了大雅。

1、此白孝文非彼白孝文

书中的白孝文,起初是白嘉轩的翻版。朱先生传给白嘉轩“学为好人”,又传给了白孝文;白孝文又从白鹿原的《乡约》里找到了精神支柱。白孝文的腰板,应该是和白嘉轩一样又硬又直的。但白鹿两家的争斗,让孝文成了牺牲品,因为鹿子霖的教唆,小娥还是“抹”下了孝文的裤子。白家一直将面子看成天大的事,天都塌了,孝文从此就走向堕落了。

而电视剧中,也许是为了让孝文脱裤子这一情节有更多铺垫,从一开始就着力表现孝文对小娥的关心体贴,甚至两情相悦,比如有小娥给孝文吹眼中灰尘的镜头。也许又为了让孝文的图谋不轨不至于突兀,还费了很多镜头刻画了孝文自私、狭隘、猥琐。这就是实质性的改变了,改的不是无关紧要的剧情,而是人物的形象,这样,原著中白鹿原精神的传承就站不住脚了。导演没看到这一点,不应该。

2、此小娥非彼小娥

书中的小娥,是确确实实有骚情的一面。见了黑娃就勾引黑娃,子霖一提“睡下再讲”就当即答应,子霖让她抹孝文的裤子也马上照办。可电视剧中的小娥是个好女人,她勾引黑娃有一个似乎很正当的理由,因为郭举人将她打得遍体麟伤。为什么被打?举人不是很喜欢她吗?是在大老婆看管下才只能一月睡三回吗?有什么理由要打?这一点电视剧里语焉不祥,也实在难有办法站住脚。(原著是写婆婆让小娥用下体泡枣,没有挨打的情节)在电视剧中,与子霖行苟且之事是被迫的,与孝文发生那种事她是反抗过的。总之,小娥在电视剧中不是个骚情女人。

到底哪个版本处理得好呢?这也要从文学的角度来考虑。白嘉轩是当时的白鹿原精神的化身,那时的思想伦理对女性来说是一种束缚甚至摧残。为了让白嘉轩这个人物更立体化,就很有必要有一个女人站在他的对立面,这个女人就是小娥。所以,小娥的人性在原著中是得到了完全释放的,这种释放,让小娥有些骚情,但也有积极意义的一面,那就是女性的反抗精神。如果像电视剧中一样,将她写成了一个好女人,这个人物就太四平八稳了,这个对立面也立不起来了,整个白鹿原对她的排斥也显得牵强了,这个反抗者的积极意义也大打折扣了。

3、孝文媳妇本来不撒泼的,兆鹏媳妇不该那么早就疯了

孝文媳妇在原著中并没有写她爱吵爱闹爱撒泼,相反,面对婆(孝文奶奶)的无理指责(嫌她和孝文房事太频繁),她也是逆来顺受。这么个不必叫人记住的封建社会媳妇的代表,在电视剧中也太抢镜头了。给演员加点戏分也无关紧要,但是,连白家媳妇都这样,白鹿原的精神如何体现?《乡约》的影响如何体现?顺便一提的是,子霖也比原著里坏多了,同样,给演员加点戏分也无关紧要,但是,这让“仁义白鹿村”情何以堪?改变了这个地方这群人的血液,岂不伤了大雅?

兆鹏的媳妇在原著中笔墨也不多,更多的是站在子霖和冷先生的微妙关系来处理这件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其实就是在观照“仁义白鹿村”之”仁义“,子霖因为儿子兆鹏让冷先生之女守活寡,心里不自在,而冷先生却无半点挑剔,你看,这样处理才让整部著作有艺术整体之感。为什么要节外生枝写一个早早就发了疯,又被冷先生亲自下手毒哑了的媳妇呢?原著中,这个媳妇是和醉酒的子霖有了那么一出之后,才精神恍惚而疯了的。要是因为没男人和她房事就发疯,放在今天也不好理解,何况是那个时候。如今三十多没结婚的女性也有不少吧,有几人因为没男人就疯掉?

原著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作者知道人物应该是立体的,又符合全书的精神内核的,万不可脸谱化、概念化。看来,编剧和导演应该有比较高的文学素养才行,影视剧中,好人好到极致,坏人坏到极致,应休矣。

关于本次你知道《白鹿原》原著和电视剧那些地方不符和白鹿原冷知识视频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张嘉译秦海璐领衔94位主演难舍 白鹿原 杀青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0755org.com/13/146468.html
上一篇:你知道印度有哪些冷知识吗
下一篇:你是怎样阅读一本书的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