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兵入关时汉人极力抗拒剃发梳辫,而辛亥革命后又不愿剪掉辫子

匿名- 2023-08-21 15:05:48

辛亥革命剪辫子, 国人如同满清入关剃发留辫时的表情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为何清兵入关时汉人极力抗拒剃发梳辫,而辛亥革命后又不愿剪掉辫子和民国为什么不建议剪辫子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为何清兵入关时汉人极力抗拒剃发梳辫,而辛亥革命后又不愿剪掉辫子以及民国为什么不建议剪辫子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何清兵入关时汉人极力抗拒剃发梳辫,而辛亥革命后又不愿剪掉辫子
  2. 辛亥革命为什么要剪辫子
  3. 为什么清朝让人们剃头有那么多人反抗,而民国让人们剃辫子却相反
  4. 溥仪为什么剪辫子

为何清兵入关时汉人极力抗拒剃发梳辫,而辛亥革命后又不愿剪掉辫子

两个字“奴化”

满清政权在中国最成功的不是什么开疆扩土,也不是什么康乾盛世,他们做的最成功的就是奴化。

满清推行的奴化政策由来已久,在努尔哈赤还在把自己当成村里嗓门最大的人对着外边喊七大恨的时候,其就开始了对中国人民的奴化。

最初的时候,努尔哈赤八旗部落是一个军事奴隶化的部落,他们就算称国为金,也不能摆脱这一本质,后金对东北地区的汉人和其他各族展开屠杀,融合他们的钱包,融合他们的土地,融合他们的妻女使其成为奴婢,融合他们的子孙使其成为奴隶,最后使他们自己也变为了奴隶,这是一种直接的奴化措施,从后金到满清前期,他们掳掠了无数的各族人民作为奴隶,这些奴隶有的成了包衣世代为奴,有的则悲惨死去。

满清入关后,推行文字狱,剃发易服政策,这是其奴化政策里最成功的一环。中国的老百姓,本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更有礼义廉耻的认知,对于让他们改穿胡服,剪去长发留起蛮族的辫子,这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侮辱,也是对他们和他们历代祖先的侮辱,人们为此而奋起反抗,而满清也很快的亮出了屠刀,这场屠杀使中国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三,不愿留辫子的人们从此死去,中华精神里的,求实,不屈,牺牲,热血等能量也就此死去,同时代表中华文明的服饰华章也就此死去。

从那以后,被敲断了膝盖的人们只能屈膝为奴的活着,他们不能说话,不能说实话,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发表自己的思想,他们被奴化,愚化,白痴化,彻底的成为反动的满清反动政权的奴隶。

时隔两百多年后,有一部分清醒起来的人们,在满清政权卖国,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毅然剪去了辫子,发动了革命,一夜之间,革命之风席卷十八省,反动的满清政权躲在北京城里惶惶不可终日,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却不肯剪去这根辫子。

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因为他们认为,这根辫子是他们作为奴隶的标志,他们怕剪去了辫子,就再也做不成奴隶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瞎扯,他们怕的是皇帝回来了,没有辫子会死。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自由了是什么样子,他们只知道,皇帝,八旗老爷,洋人大爷可以给自己一口饭吃,却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给自己饭吃。

看看满清的奴化政策多么的成功?

两百多年前,人们反对剪辫子,那是对失去自由的反抗,两百多年后,不愿意剪去辫子,那是对不能做奴隶的顽抗,可怕不可怕?

更可怕的是,到现在为止,一些人心中的辫子还没有剪,还有一些人依然想让人民留起辫子,他们吹捧盛世,吹捧奴化正确,吹捧做汉奸光荣,吹捧贡献最大,甚至吹捧什么皇族,高贵,这些人的用心,何其歹毒。

辛亥革命为什么要剪辫子

因为留辫子是满族人的传统,满清入关后为了统治中原比自身人口多百倍的汉族人,政治上采用铁腕高压,文化习俗上就要求留辫子,在高压统治下人们被迫留辫子,辛亥革命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政府,剪掉象征满人统治的辫子。

为什么清朝让人们剃头有那么多人反抗,而民国让人们剃辫子却相反

谢邀!

这个问题的说法是有问题的!

民国成立,不剪辫子会被砍头?这是谣传!

清人入关以后,的确下了“剃发令”,即通常说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且实行连坐政策,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与此也的确有一定关系。日本史家在《中国发辫史》中说:“‘发厄’与‘辫祸’,在中国已成为口头成语,全世界欲求一如汉人之罹头发之厄祸的民族,怕是没有……为头发而损失古今几十百万之汉人生命,实不能不算为世界稀观之怪现象。”

尽管清廷在确立统治地位后,严格封锁了屠杀历史,但坊间一直在流传。反清人士也始终没有剪掉辫子,如天地会、哥老会等。后来,太平天国爆发,也在头发上做文章,规定太平军必须蓄发,否则砍头,被清军称为“长毛贼”。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也上奏请剪辫子,但没有成功。因为,在以礼入法的国家,任何礼仪问题都是事关国体的大问题!

掀起清末剪辫子浪潮的,是留日学生。当时,他们因为留辫子,被日本人嘲笑为“猪尾巴”,所以纷纷剪掉。鲁迅那首著名的《自题小像》,就是剪了辫子之后,一时诗兴大发,一气呵成的。这股浪潮传回国内,在新式学堂和新军中逐渐形成气候。

换句话说,剪辫子就代表支持革命,支持排满。

但要注意,清末新政时期,当局对待剪辫子的学生或军人,并没有延续当年的砍头政策,而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重新留辫子,否则开除。这是因为,清廷的统治力度,已大不如前!

那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的孙中山当上大总统以后,是否延续了太平天国以砍头来威胁剪辫子的极端路径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孙中山等革命派所要建立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打出的旗号是自由、民主,岂会重走君主专制老路,用酷刑解决礼仪问题?!

武昌起义成功后,剪不剪辫子就成为是否支持革命的符号,最典型的要属黎元洪。他开始的时候,是反对革命的,起义爆发还亲手毙掉两个革命党。后来,被押着到了湖北军政府,绝食两天,直到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才在别人劝说下剪掉辫子,据说哭得梨花带雨。他在湖北是标杆性人物,很快形成传导效应,引来一大波群众主动剪掉了辫子。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发布《宣布满洲政府罪状檄》,第八条罪状就是辫子问题:

“垂狗尾以为饰,穿马蹄以为服,衣冠禽兽,其满清之谓,入关之初,强汉族蓄尾,不从,死者遍天下,至今受其束缚,贻九州万国羞,使吾衣冠礼物一,夷为牛马,其罪八。”

军政府要求军、警、政三界人士必须剪辫子,否则轻者没收证章,扣发月饷,重者开除公职,但对普通百姓很宽容,虽然成立了专门的剪辫子队(有上门服务),守在各个城门,带有半强制意味,但绝不会因为不剪辫子而砍百姓的头!

革命派要发动的是一场“低烈度的革命”,最害怕激起社会动荡,引来外国人干涉,很少杀人,革命成功后真正大肆杀人的,都是“会党”,如陕西的哥老会。

所以,湖北军政府在剪辫子问题上,对公职人员严格要求,但对普通百姓,还是以宣传、劝导或威胁为主,没有过分动用武力!比如,四川军政府明确规定:

“至对满州人民,惟驱除有权力之首要,其余满人,只要剪发投诚,决不过加杀戮。”

杀满洲百姓的事情肯定会有,但基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从普通百姓尤其是满族人角度来说,面对政权更迭,即使心里不愿意剪辫子,但害怕丢掉性命,往往会采取妥协姿态,主动剪掉辫子。

上海都督府更明确公布了《禁止强迫剪辫告示》:

“近闻各军兵士,未免过分热心,硬剪行人发辫,以致议论纷纷。责成各军长官,火速查禁无询。”

随后,又公布《通令军人剪辫告示》:

“对于普通人民,剪辫与否,原可听其自然,不以政令干涉,而军人为齐民之表率,肩光复之巨任。不能稍事姑容,致留污点,为此即着各兵士迅速将发辫即日剪除净尽,如有抗违不遵者即行追缴响银,革除军籍。”

由此可见,即便是对军人,也没有采取砍头等严刑酷法。

当时,为了宣传剪辫子,革命派成立了“光复实行剪辫团”、“通俗宣讲团”等专门团体。

祥说:以礼入法,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大特征之一。故而,近代中国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礼法分离。换句话说,礼仪归礼仪,刑法归刑法,切忌混为一谈。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溥仪为什么剪辫子

自清军入关以来,男人留长辫子就是一条规矩,为了能够牢固的实行这一政策,曾经还专门设立了法律,做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身份很特殊,曾经他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代表,但是,辛亥革命爆发,溥仪宣布退位,他叫来自己向边的小太监,剪掉自己的辫子,小太监说什么也不敢,吓得在地上连连嗑头,溥仪又叫来宫外的理发师,这个理发师也不敢,可见封建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无奈之下,溥仪自己剪断辫子,然后让理发师,理了一个平头。

溥仪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他退位后绝望放弃了,而是和他的老师密不可分的,溥仪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国学大师王国维就是他的师傅,还是从英国请来的老师,思想都非常先进,所以,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溥仪,早就厌烦了现在的自己,他想做出改变。当清朝灭亡之后,溥仪再没有皇帝的顾虑,剪掉了辫子。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清初反抗剃发的汉人为何辛亥革命后不愿剪掉辫子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0755org.com/12/118536.html
上一篇:为何洗头后被风吹后头疼
下一篇:为何不建议新手司机租车出去旅游(为何不建议新手司机租车出去旅游的原因)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