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趣的冷知识(让人目瞪口呆的历史冷知识)

匿名- 2023-08-29 14:27:13

关于日本历史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今天给各位分享历史有趣的冷知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人的冷知识手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古代最稀有绘画
  2. 冷知识:天气这么冷,古人是如何御寒的
  3. 古代的名手绘画都叫什么
  4. 古人是如何用画画来记载事情

中国古代最稀有绘画

第一幅——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

据传顾恺之读曹植的《洛神赋》后大为感动,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为顾恺之传世精品,成为千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名画。此图为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馆,其他藏本大多为宋代摹本。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和洛神之间曲折而真挚的爱情。人物安排,空间交叠错落,山川景物,落笔疏密得宜,具有顾恺之艺术的空间美,时隔千载,仍可在笔墨之间窥探其情。

第二幅——唐代.阎立本《步辇图》

?

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阎立本便以此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明接见来迎娶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时的场景,是为《步辇图》。此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绢本,设色,纵38.5cm,横129.6cm。阎立本是中国唐代画家,取材当世事件,为后人记录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同时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在人物肖像上形似细致,生动鲜明地再现了当时历史,是唐代绘画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名画的传世经典。

第三幅——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

《唐宫仕女图》并不是指某一幅画,而是指代张萱和周昉所作的几幅描摹唐代仕女画作的总称。唐代以其辉煌开放闻名世界,当世的仕女画也是最为繁荣兴盛的时代,唐代仕女画端庄雅丽,雍容高贵,《唐代仕女画》群像展示着那个时代仕女的生活情调,和繁荣盛景。

第四幅——唐.韩滉《五牛图》

?

《五牛图》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宰相韩滉,以画牛著称。此图为现存最早的纸本中国画,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麻纸本,纵28.8cm,横139.8cm,无款印。问世之后,几易其主,险些损毁,流落海外,最终还是被抢救了回来。此图的珍贵之处在于,以牛入画者鲜少,难得如此传神生动,堪称孤本。

第五幅——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中以连环长卷的方式绘出了韩熙载在家夜宴时的场景,画面线条流畅,细致灵动。这幅画的珍贵之处,还在于画卷背后掩藏了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猜疑,以声色游戏为韬光养晦的真相,是以颇有意蕴。此图先存北京博物馆,绢本,纵27.9cm,横69cm。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第六幅——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这幅画的作者英年夭折,18岁在北宋画院做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创作了《千里江山图》。如此年纪便留下这幅传世名作,20余岁便早逝,可惜可叹。此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馆,绢本,设色,纵51.5cm,横1191.5cm,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第七幅——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

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幅作品。此画不仅艺术高超,同时还留下了许多生动传神的故事。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盛景,是一幅北宋风俗画作品。通过这幅画,我们可以细致地了解当时北宋都城的经济面貌和各层人民的生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史料价值。此图为绢本,绢本、淡设色,高24.8cm,长528.7cm,原作现珍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我国一级国宝,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第八幅——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是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此图纸本,水墨,纵33cm,横636.9cm,历时三年才完成,在清代曾遭焚毁,前半段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段藏于台湾。

第九幅图——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

《汉宫春晓图》是中国人物画题材,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绢本,重彩,纵37.2cm,横2038.5cm,尺幅很大,是装饰性绘画巨制。这幅画是明代杰出画家仇英的作品,仇英在绘画上“重彩仕女”著称于世,《汉宫春晓图》主要描摹了宫中嫔妃的日常生活琐事,画中人物着唐代衣饰,又有明代色彩,故非汉代宫廷的意思,而是汉人宫廷。

第十幅——清.郎世宁《百骏图》

?

《百骏图》大概是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之中,唯一一副外籍画家的作品。郎世宁是意大利籍的清廷画师,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最后成为宫廷画家,因此这位画家的技法融中西为一体,创造了独特的画风。《百骏图》共绘了百匹骏马的姿态,构图复杂,颇有意趣,为郎世宁生平杰作。《百骏图》稿本为纸质,纵102cm、横813cm,目前保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画作也是瑰宝,但是这十幅名画都能代表各自的时代,因此选了出来。大家有其他的也可以留言补充,让咱们中国人也知道老祖宗在绘画领域也是不逊于西方的!!

冷知识:天气这么冷,古人是如何御寒的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不过,此时的人们已经聪明了许多,御寒取暖的方式也不仅仅是烧炭取暖这一种。

秦朝时,在贵族以及皇宫内又出现了“壁炉”和“火墙”等用以取暖。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其中两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层则接近最大的一室,应该是秦皇专用的。壁炉里主要是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另外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已经具备了火炕、暖气的雏形。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时称“温调房”。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中的“温调”,说的就是这种温调房。当时一般贵族家庭都有这样的房间,皇家当然更不例外。皇家的温调房空间更大更高级,被称为“温调殿”。冬天,温调殿是皇帝、太后、皇后和妃嫔所居之地,也是皇帝与核心臣僚议事和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是什么使得房间具有保暖功能的呢?有一种说法是“以椒为泥涂室”。《汉宫仪》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这种奢华的保暖建筑方法,也被后人效仿。据《世说新语》载,西晋全国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古人没有现代的电热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其中手炉、足炉、熏炉是中国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手炉甚至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明代时,手炉的样式开始变得繁多起来,也愈发小巧,可放在袖中。明朝时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与养生,在手炉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还会放些香薰和药材,手炉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渐考究起来。宋朝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专门用来供室内使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把熏炉称为“别春炉”,有诗云:“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此外,室内也会设有熏笼。熏笼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熏笼分为盆和笼两个部分,制作十分精美,大的熏笼达数百斤,有一米多高,有的甚至是青铜鎏金的,还有珐琅的。

古代的名手绘画都叫什么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韩滉《五牛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郎世宁《百骏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郎世宁《百骏图》

古人是如何用画画来记载事情

画画在今天是一种艺术,可在很久很久以前,它却是用来记载某种事情的工具。

用来记事的图画虽然也画着动物或人像,但那是非常简单、非常粗糙的。

比方说,猎人出去打猎,打到了一头鹿,他便把鹿的样子简单勾划出来,同伴们看了,就知道他猎获到了一头鹿。

同样,画狗指的是狗,画野猪指的是野猪。如果要说“打猎”,那恐怕就得画几个猎人围攻几只野兽来表示。

用图画记事,确实要比结绳记事方便,而且可以表达更多的意思。把要说明的事物画成图形,既简单,又形象,一看就明白,很容易记住,也不大会乱套。

但是,开始图画只是描绘事物,表现自然,不能直接、准确地表达画画者的思想感情,也不跟语言发生任何联系,所以它还不算文字,而只是文字的前驱。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历史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0755org.com/13/156820.html
上一篇:葱是怎么来的(葱的来源)
下一篇:唐朝历史皇帝排名顺序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