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燕然勒石典故(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3000余里至燕然山刻石纪功)
13562023-08-26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窦宪燕然勒石典故,燕然勒石历史冷知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使至塞上》尾联“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中运用了“燕然勒功”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要像窦宪那样在边塞奋勇作战、建立不朽军功的豪情壮志。“燕然勒功”也称为“燕然勒石”,典故出自《后汉书》。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诗人用此典故,更显慷慨悲壮。
“封狼居胥”,出自《汉书·霍去病传》,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之事。
“勒石燕然”,典出《后汉书·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
“饮马瀚海”是霍去病在瀚海边给战马喂水,把匈奴人逼到瀚海。
相同点是都是大汉王朝(分别是西汉、东汉两朝打出来的)通过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打出了汉人不畏侵略的精神。
区别只是不同皇帝与武将配合出来的反侵略战争。
"燕然勒石"这一典故与东汉将军窦宪有关。东汉时期,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
"燕然勒石",亦称为“勒石燕然”,是成语,典故名,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
“燕然勒功”、“勒石燕然”作为重要的典故,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
东汉时期,窦宪因为遣客刺杀太后幸臣得罪,害怕被治罪,于是请求出击北匈奴来赎罪。此时适逢南匈奴单于请兵北伐,拜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每人各领四千精兵,窦宪和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一同出征。
窦宪首先率领精骑万余在稽落山大破北匈奴,北单于在战乱中逃走。窦宪与耿秉乘胜追击,南单于走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出稠阳塞,三军最后在涿邪山会师,最后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
胜利之后,他们登上燕然山,命班固在燕然山刻石记下自己的丰功伟绩,班固作《封燕然山铭》,上面写道:“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然后班师回朝。
关于窦宪燕然勒石典故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