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济公和尚专吃大鱼大肉从不禁戒(济公为什么做和尚)
11122023-08-2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为什么济公和尚专吃大鱼大肉从不禁戒,济公冷知识视频大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无锡历史上长期是常州府治下的县,但在1927年北伐结束后,国民政府开始以县为自治单位,县直属省,府(道)废。无锡政治地位由此龙门翻身,成为江苏省第二区行政专员公署驻地,管辖无锡、吴县(今苏州)、武进(今常州)、江阴、常熟、昆山、宝山、吴江、太仓、嘉定这些原属苏、常府的10个县。
2、《无锡景》这首无锡名曲,最早其实是青楼女子卖唱之曲,其内容由卖唱女自由发挥,随口编唱,所以其词大多是带点黄的。1922年出版的《时调大观》(现藏日本东京大学雙紅堂文库)里,就收录了一首「时调新曲无锡景致」,里面有「年轻小后生呀,见了大姑娘……馆里私情做,黄昏做起做到大天亮……」这样的唱词。
3、还讲《无锡景》。1934年,在沪无锡籍滩簧演员王美玉演唱的《改良无锡景》,其词是当时无锡社会情势、风景风光的写照。经高亭公司发行唱片后,成为后来无锡景唱词固定化的最初版本。该演唱版本可见:江南小调无锡景·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版《無錫景》-在线播放-优酷网。1994年,苏州评弹演员出身的歌手蔡红虹,演唱了当代版本的《无锡景》,风靡一时。同一时期,无锡籍歌手朱虹以一曲《苏州好风光》成名,这也成了苏锡两城之间的一段佳话。
4、在大约100年前的上海,就有一个类似今天沙县、黄焖鸡地位的连锁饭店,风靡了上海几十年,鼎盛时期,全上海大概有120余家冠以该名称的店,这个饭店就是经营苏锡菜的老正兴,最早是由无锡人蔡正仁、卓人兴在上海佛陀街摆的一个小摊发展而来。遍地开花的老正兴-上海档案信息网
5、无锡和苏州闹市区都有一家叫陆稿荐的卤菜店(无锡这家全名为真正老陆稿荐),其本是一家人所开。陆稿荐最早是无锡藕塘人陆步高夫妻在清朝同治年间创办的,陆氏夫妇的两个儿子叫陆稿、陆荐,便用他们二人的名字作为店名。最早的陆稿荐店开在无锡今工运桥堍,后来大儿子陆稿到苏州与姑姑合开分店,这才有了苏州陆稿荐。再后来又因为无锡城里出现了打着陆稿荐旗号的山寨店,无锡陆稿荐遂把店名改成「真正老陆稿荐」,以此招牌使用至今。抗战时期,陆稿荐还远迁重庆,如今还是重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
6、惠山寺门口银杏古树旁有块石头叫听松石,其实它原名是偃人石,无锡人又俗称为「验人石」,因为据说它具有验人身高的功能,只要人躺在上面,石头会自动伸缩至与该人一样长短,有些80岁以上的无锡老人,还自称小时候看到过这种奇景。直到有一天,有个孕妇也来一试,从此该石头就失去了这一神奇的功能。在现存的民国时期老照片上,石头周围就已竖立了栅栏,可见这块石头很早就被保护起来。
7、过去,惠山二泉的泉水因为极富矿物元素,用二泉水泡茶,水能高出水杯而不溢出来,如果把硬币抛入二泉井内,硬币不会噗通一下直沉水底,而是呈快速旋转状转入水底。这种景观在十多年前还是能见到的。
8、老一辈无锡人都知道清名桥桥顶平台上有个血红的印子,至今有痕迹,传是抗战时期某某英烈战死在此,血渍浸入石料中留下的,事实上这是汪伪时期,无锡绥靖队特务刘法水跟班陆允中的血印。陆允中原在上海工作,抗战爆发后赋闲在家,后投靠刘法水。一日,刘妻与卫兵正去南下塘,被暗伏的国军游击队浦涤新部袭击,卫兵当场击毙,刘妻吓得魂飞魄散,住进医院。刘法水因此大怒,但又抓不到抗日部队,便迁怒陆允中,以联系不力为由严刑拷打。由于陆平时跋扈惯了,刘的手下也看不惯他,便乘机把他绑到清名桥上,用军刀砍其头,当即毙命,血渍喷射留了一地,于是在清名桥桥顶上留下了一滩血印。
9、提到清名桥,在桥东有地名南下塘。南下塘如今是古运河景区内一条与运河平行的街弄,那么有没有南上塘呢,是有的,南上塘就是南下塘对岸、今天的南长街步行街之旧名。运河,老话里叫塘河。清代无锡籍诗人杜汉阶曾写过一首《竹枝词》描述无锡塘河风光,这首诗开头几句是:「北塘直接到南塘,百货齐来贸易场。第一布行生意大,各乡村镇有银庄。」十分口语化。
10、无锡现在还留有东西南北四门的地名,这四座城门在汉唐时期分别叫熙春门(东),阳春门(南),粱溪门(西),莲蓉门(北),此时还有三个偏门,分别叫顾桥门(今羊腰湾),新塘门(今定胜桥东),董家门(今东河头巷底),直到元末战乱时,这三个偏门才废掉。后来因明代抗倭的需要,无锡城墙不断增筑翻新,四个城门也改名为具有战略意识的靖海门(东),望湖门(南),试泉门(西),控江门(北),另外还建成了三个水关。1906年无锡火车站建成后,因城墙阻路,长期交通不便,乃于1911年在火车站附近新辟一城门,隔年城门完工时适逢民国肇建,故以光复命名该门,光复门也就成了无锡历史上最晚一个建造的城门。
11、继续讲城门。上面说到,无锡北门本名控江门,也就是今天很多人熟悉的胜利门,有些无锡人以为胜利门是为了纪念1949年的那场胜利,其实不然。这是源自1945年8月,抗战胜利,孙元良率88师从该城门进入无锡城(抗战前88师就是驻在无锡的),随后召开抗战胜利大会,无锡县长范惕生遂宣布将「控江门」改名「胜利门」以示纪念。
12、无锡是民国时期的模范县,当时有一个人却写了篇《模范县与茅厕》的文章,说无锡的街上别的不多,厕所最多,而此种厕所既不是公共厕所也是私人厕所,而是对外收费的一种营生。写这文章的,却也是一个无锡人,便是陈源西滢。不过,在民国时期,无锡确实是时人眼里比较「难弄」的一个地方,民国时期从事土地改革工作的胡品芳,著文阐述《无锡县土地登记概要》时,曾写到无锡是个「民情素甚強硬,政府每办一事輒遭反对」之地。(载《地政月刊》杂志第3卷第8期,1935年8月)
13、接上,现在人一般以为,无锡人都比较喜欢闷声大发财,但是在过去,无锡人却有关心时事的风气。明代的东林党自不用说了,明亡后,将各地尤其江南一带诸如江阴屠城之事记录下来写成《明季南略、北略》传世的,正是无锡人计六奇。清末,1898年,无锡人裘廷梁和他侄女裘毓芳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白话报:《无锡白话报》。
14、国民党元老人物吴稚晖,原籍阳湖县雪堰(今常州武进雪堰),自幼长在无锡江尖的外祖母家中,故而一口无锡话至终,但他却又是当年国语运动的力行者,用来拼读汉字的注音符号,就是他的发明。还有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也是始终一口无锡土话腔,却征服了无数大江南北的学子,他就是只有小学文凭的国学大师钱穆。
15、今无锡城内崇宁路有秦邦宪故居,秦邦宪即共产主义先行者博古。但这座故居事实上是秦邦宪族叔秦琢如的家宅,秦邦宪只能算是寄居。秦家是无锡大户,当时秦家从政者,除投身共产运动的秦邦宪外,还有孙文的追随者秦毓鎏。秦毓鎏早年参加反清革命,领导光复无锡,后又参加讨袁之战役,北伐后退出政坛出家。
16、无锡秦氏就是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北宋词人秦观之后人。惠山寄畅园即又名秦园,为秦家祖产。1921年时,秦家有人异想天开,想把寄畅园改造成如上海「大世界」一般的现代化游乐场所,还好多数族人不同意而作罢。
他吃大鱼大肉,也是为度众生脱离苦
海。曾经有个老修行,天天吃一只鸽
子。厨房做菜的弟子就心怀不满,有
一天,鸽子烧好了,他也想吃点鸽子
肉。两只鸽子腿是不能偷吃的,怕师
父发现,于是就偷吃了一只翅膀,端
去给师父吃,师父还未动簇子,就知
道少了一只翅膀,便问弟子,另一只
翅膀是不是你偷吃了?弟子死不承认,
说没少翅膀呀,师父边吃边说:“等我
吃完吐出来给你看看”。刚吃完碗里的
鸽子,只见师父嘴中舒一口气,一只
活生生的鸽子扑腾一起飞就栽下来了,
它飞不起来了,因为只有一只翅膀!
有人说:别让影视误导了,所谓的山西票号、山西商人、山西富人,当初发家的资本就是捡到了李自成落下的金银财宝,只是发了外財而已。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神话电视剧《济公》在全国热播。老戏骨游本昌老师在剧中出演了济公一角,剧中的济公手摇破扇,衣衫褴褛,邋遢不堪。但这位貌似疯癫的神僧却法力无边,古道热肠,经常运用小法术惩治那些为富不仁、鱼肉百姓的恶霸。济公除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大快人心,为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历史上真有济公其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确有济公其人。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济公其人其事。
济公俗名李修缘,是浙江天台永宁村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的高祖李崇矩,事后汉、后周、北宋三朝,官至枢密使、镇国军节度使等职,李崇矩与宰相赵普还是儿女亲家。从李崇矩至李修缘,其世系为:
李崇矩―李继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评―李涓―李茂春―李修缘。其中李遵勖还娶了宋太宗赵光义的女儿万寿公主,贵为驸马,其三子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均为万寿公主所出。济公的祖父李涓,在靖康元年的时侯,因金军围攻京城汴梁,李涓战死沙场,终年53岁。李涓捐躯后,他的儿子李茂春奉召为官。宋室南迁后,朝廷腐败,奸侫当道,李茂春愤而辞官归隐浙东天台,弃官从商。
李家世代为官,笃信佛教。李遵勖就非常精通佛学,著有多部佛学著作。李茂春归隐后,也乐善好施,专心佛学。李茂春老来得子,在年届四旬的时候,才生了个儿子。李茂春的好友国清寺住持性空大师为这个男孩取名“修缘”,这就是后来广为人们传颂的济公和尚。
李茂春与妻子相继离世后,一心向佛的修缘投奔到灵隐寺方丈瞎堂慧远长老门下,接受剃度,法号道济。
道济出家后,静坐修禅坐不住,寡淡斋饭受不了,举止“另类”。他性情率真不羁,不受佛教清规戒律的束缚,经常出入酒肆,酒肉穿肠。没钱买酒就典当衣服,喝多了就醉卧树下,如狂似癫,人称“济颠僧”。当时众僧侣认为道济如此出格,就向方丈告状,想把道济逐出师门。慧远大师慧眼识人,认为道济不同于常人,是一位奇士,可不以常规来约束他,道济这才得以留下来。
道济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他擅长医术,为老百姓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但却耻于与王公贵族结交。他深知民间疾苦,力所能及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被人们尊称为“济公”。
道济才华横溢,少时父亲就为他延请台州名儒教授学业。他善诗词,南怀瑾曾评价济公的诗作丝毫不逊色于南宋的范成大和陆游。他佛学造诣深厚,著有《镌峰语录》十卷,是禅宗的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
慧远法师圆寂后,济公转往净慈寺,并在嘉定二年圆寂于净慈寺,终年61岁。
济公从一名官宦子弟潜心向佛,成为一位得道高僧,堪称传奇。他乐善好施、除暴安良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并不断演译为神话故事,到明末清初,郭小亭在前人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终撰成《济公全传》一书。
济公留下的一首四言诗: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这首诗很好地诠释了济公一生的任性不羁。有的人满口的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寡廉鲜耻。所以考量一个人的人品,不但要观其言,更重要的是察其行。济公留下的很多圣训,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禅机。
为什么济公和尚专吃大鱼大肉从不禁戒和济公冷知识视频大全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