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水下考古会运用到哪些装备?)

匿名- 2023-08-24 12:09:17

云南抚仙湖水下发现金字塔,疑似是高级文明,成潜水者的最爱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水下考古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和水下考古冷知识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水下考古是什么时候发现的、以及水下考古冷知识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第一次水下考古
  2. 我国水下考古历史性突破
  3. 水下考古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4. 稳水区水下藏船什么意思

中国第一次水下考古

2001年6月3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在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正式展开,考古工作者从湖底打捞出一批出水文物.

抚仙湖,古人称为“琉璃万顷”,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区、华宁县之间,湖北端距昆明最近52公里,是全省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抚仙湖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2深淡水湖泊,属南盘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芦形,流域径流面积1053km2(含星云湖378km2)。

抚仙湖湖面海拔高程为1722.5m时,水域面积约216.6km2,湖长约31.4km,湖最宽处约11.8km;湖岸线总长约100.8km,最大水深约158.9m,平均水深约95.2m,相应湖容约206.2亿m3,目前水质为Ⅰ类。入湖河道梁王河、东大河、马料河等52条,间断性河流和农灌沟53条,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16723万m3,其唯一出口海口河多年平均出流水量约9572万m3。

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完成后,抚仙湖最高水位1722.00m、最低水位1720.50m;每年2~5月抚仙湖向星云湖输水,其余时段两湖独立运行,遇较大洪水时向海口河排泄。抚仙湖流域植被以草丛、灌丛、针叶林等次生植被为主,森林覆盖率27.03%。流域内植树造林合格面积约16.4万亩,退耕还林约9.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96.2km2。径流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08.8km2,占总面积的30.94%,年流失入湖的泥沙量达34.56万吨。蓄水量相当15个滇池和6个洱海,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68.8%。

抚仙湖的美离不开抚仙湖的清澈湖水,早在明末,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

我国水下考古历史性突破

历经7年水下考古调查勘探,一艘沉睡已久的清代古船终于与世人重新见面。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近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几天后,长江口二号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水下考古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2001年6月3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在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正式展开,考古工作者从湖底打捞出一批出水文物.

抚仙湖,古人称为“琉璃万顷”,位于玉溪市澄江县、江川区、华宁县之间,湖北端距昆明最近52公里,是全省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抚仙湖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2深淡水湖泊,属南盘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的葫芦形,流域径流面积1053km2(含星云湖378km2)。

稳水区水下藏船什么意思

稳水区水下藏船通常指的是在沿海或河流中平稳、无风浪的区域中隐藏着沉没的船只。这些船只可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也可能是因为事故而沉没。稳水区水下藏船可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考古价值,可以提供关于过去航海、贸易和人类活动的重要信息。

对于考古学家、历史研究者和文化爱好者来说,稳水区水下藏船是宝贵资源,可以被用来还原过去的航海历史、了解船只建造技术以及开展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

关于水下考古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水下考古冷知识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索 发现 中国水下考古40年有哪些惊人发现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0755org.com/13/142529.html
上一篇:毛绒玩具有淡季和旺季吗
下一篇:水中动物的分类(水中动物的种类)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