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字体
13672023-11-27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练书法是临摹古碑帖好,还是现在字帖好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建议读碑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谢谢邀请!
学习书法,建议临写古人的碑帖。
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古人的碑帖法度谨严,传世的篆、隶、草、楷、行,都是经典高雅之作,已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检验,已被后世之人认可,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书法文化在传承。近代、现代、当代的书法家,都是师法着古人的碑帖走过来的,所以说,学习书法应临写古人的碑帖,先不要学习近代、现代和当代人的字。
如果学大篆,就临写《散氏盘》和《石鼓文》。
若学小篆,应临写《峄山刻石》。
若学隶书,就临写汉碑。
若学草书,应临写“二王”的字。
若学楷书,应临写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
若当行书,就临写《唐人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和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苏轼《黄州寒食帖》。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欢迎留言和评论!
很多童鞋不明白为什么学书法要临帖,特别要临古帖。首先大家需要明白什么叫“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句话出自《易经》,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水平。
任何学习,老师很重要。而学习书法最好的老师是习字的范本,字帖。以帖为师,应以法帖为师,方能“名师出高徒”,即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斯为下矣!”。比如我们学魏碑书法,要到北朝的碑刻墓志中去找。学楷书,到唐楷中去寻找。这些都是“源”,后来的发展都是“流”。选帖应该溯本寻源,也就是取法乎上。
下面就根据篆隶楷行草这个五种常用书体,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帖子:
一、楷书
1、褚遂良《大字阳符经》《雁塔圣教序》
2、欧阳询《九成醴泉铭》
3、颜真卿《勤礼碑》《麻姑仙坛记》
4、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二、隶书
1、《乙瑛碑》
2、《礼器碑》
3、《曹全碑》
三、行书
1、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
2、苏轼《寒食诗帖》
3、米芾《蜀素帖》《苕溪诗》
四、草书
1、王羲之《十七帖》
2、孙过庭《书谱》
3、怀素《自叙帖》《圣母帖》《千字文》
五、篆书
1、《峄山碑》
2、《石鼓文》
3、《散氏盘》
4、李阳冰《三坟记》
学习书法,你会学会坚持,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是坚持不懈的日积月累。
欢迎关注头条号“聪聪墨香屋”,和聪聪老师一起趣玩书法,通过写字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毛笔字必须临古贴",说法有道理,但要区分人群与阶段,不能绝对。对于初学者来说,主要是熟悉笔性、习练笔法,一定程度后才可能看贴、悟贴。这个过程有多长,因人而异。有的一年半载即入贴,有的十年八年没开悟。
学书须临古贴,是因为书法传承以古为盛,今人有写得好的,许多书法老师也各有所长,拜其为师是学习书法的坦途。古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想在书法上有所领悟、精进,自然要去汉隶唐楷中汲取营养。
学书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还需达成一定基础,否则是看不懂、看不透古贴的,更别说体会、描摹其中的奥妙。
如果握笔不稳、控笔不精、用笔不活,别说临古贴,就是基本的笔画都"行不直、走不顺、回不来",跌跌撞撞谈何提按、转折、铺毫、起收。
临写古贴,是书法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最好选择,基础扎实后必定要博采众长,贯通古今。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今人的书法成就,能者为师,借他人体会解自己困惑,也是学习的好办法。毕竟,当今善书者为数甚众,独领风骚者亦不乏其人。
无论如何,学毛笔字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眼高手低、好高鹜远是成不了气候的。
清代产生碑学和帖学之争,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是书家探索的必然。
书法本无碑学和帖学的分野,只是作为两种不同的体系客观地存在着,碑学和帖学是于清代被提出来,是和帖学的衰微有关。
(碑帖结合代表人物邓石如书法)
碑学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土壤“康乾盛世”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必然带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增长得最快的江南地区,是碑学的开拓和实践的“土壤”。
种子为了逃避文字狱的高压政策,多数学者们纷纷钻进了琐碎的训诂考据学的圈子,竭力去收集金石、碑碣,发现了一大批古代刻石文字,发现了“种子”。
(石门颂)
生机柔弱的帖学颓风和软弱的清政权一样,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了厌恶。
所谓“物极必反”。
社会的审美观念由“秀美”到“壮美”的急骤转变,金石、碑碣这些字势雄强的古代文字的出现,使书法家看到了开辟书法艺术的新天地
碑学的兴起有焕发了“生机”。
(张猛龙碑)
春风吹当阮元、包世臣等人竭力倡导体魄雄强的碑学书法时,在书坛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春风”一吹,碑学以极快的速度风行全国。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上所述:“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
于是乎,发就这么碑学就这么“发芽”“生长”了。
书家对碑学和帖学的探索“碑学之兴,乘帖学之坏”(《广艺舟双楫》)。
金石考据学的兴起,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金石碑刻。
隶书为碑学的先导。
清初,郑簠、金农等人的隶书表现出古朴奇拙、雄浑峭拔的风貌,与董其昌、赵孟頫的字体在风格上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邓石如书法从印入,于篆刻中悟金石味,创造出凝涩苍茫、浑厚朴拙的笔法,找到了写碑的方法。
但被当时的书界主流目为狂怪,影响也不大。
到了清朝中叶,当阮元、包世臣等人倡导碑学书法,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碑学以极快的速度风行全国。
阮元提出南北书派分野并将北碑和南帖相提并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尊魏卑唐的主张,大唱北碑,并为之摇旗呐喊。
从此碑学取代千余年的帖学传统,成为书坛主流。
康有为晚年清楚地认识到了纯学碑的弊病,希冀融碑帖于一体,终因“不敏”而未能达到。
直至沈曾植出才得以实现。
(沈曾植书法)
碑学和帖学的融合是书法发展和创新的心由之路。沈曾植早年精于帖,出入于黄、欧、米之间,晚年由帖入碑,又旁涉简牍、漆书、石经等,“熔南北书流为一冶”,前无古人。
之后,于右任、黄宾虹、林散之等书家的成功莫不得力于碑帖融合之功。
(于右任书法)
碑和帖作为书法的两个不同体系,几乎涵盖了书法形式构成中的各种对比,如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正侧大小、章法的疏密虚实、墨色的枯湿浓淡以及空间、节奏等元素。
碑学和帖学好比书法之两翼,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不学。
(林散之书法)
以上浅见,请方家指教。
欢迎留言交流。
喜欢就点赞。
我是剑飞斋主人。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